以冠补履的成语故事


以冠补履

拼音yǐ guān bǔ lǚ

基本解释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出处《汉书·贾谊论》:“履虽鲜不如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暂未找到成语以冠补履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以冠补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胆破心寒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一卷:“胆破心寒,比敌人慑服之状;风声鹤唳,惊士卒败北之魂。”
散兵游勇 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上上下下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3回:“今夜又该我们两个捕猎,和十数个乡夫在此,上上下下,放了窝弓药箭等他。”
后顾之虑 宋·刘弈《上韩范二招讨书》:“贼无后顾之虑,长驱而来。”
用兵如神 晋 虞溥《江表传》:“讨逆将军智略超世,用兵如神。”
披星戴月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于事无补 丁玲《风雨中忆萧红》:“但徒劳的热情虽然常常于事无补,然在个人仍可得到一种心安。”
唬鬼瞒神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据着你这所为,来这里唬鬼瞒神,做的个藏头露尾。”
啮血沁骨 清·顾嗣立《元诗选·丁孝子鹤年》:“先是生母冯阻绝东村,病死……啮血沁骨,棺敛以葬。”
目语心计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目语心计,不宜唇齿。”
碍足碍手
一窝端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这就对了,就得这样,谁问咱都告不知道,要没这种精神,咱早就让人一窝端了。”
怯声怯气
来回来去
理所必然 《弘明集 神不灭论》:“若有始也,则不能为终,唯无始也然后始终无穷,此自是理所必然。”
鹰嘴鹞目 于劭溯《月落屋梁》:“那老头有五个儿子,个个鹰嘴鹞目如狼似虎。”
斗量车载 《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梁惠王下》
靡颜腻理 战国楚·宋玉《招魂》:“靡颜腻理,遗视绵些。”
风雨如盘 宋 孙光宪《兆北琐言 逸文 丁秀才奇术致物》:“诗僧贯休《侠客》诗云:'黄昏风雨黑如盘,别我不知何处去?'”
以求一逞
迟日旷久 《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
风行革偃 《论语 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渊谋远略 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宋·岳飞《奏画守襄阳等郡营田札子》:“陛下渊谋远略,非臣所知。”
瑟瑟缩缩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弥轩望了他一眼,他就瑟瑟缩缩的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