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骸以爨的成语故事


析骸以爨

拼音xī hái yǐ cuàn

基本解释指被围日久,粮尽柴绝的困境。亦以形容战乱或灾荒时期百姓的悲惨生活。

出处《左传 宣公十五年》载曰: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析骸以爨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庄王因宋国杀了楚过境使臣申舟而出兵攻宋,围困宋都半年之久,并准备长久围困下去。宋王派元帅华元只身潜入楚国元帅子反的卧室,挟持子反说宋人就是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也不投降,请后退三十里,我们再行谈判解决。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析骸以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拂袖而去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师云:‘侍者收取。’明拂袖而去。”
有国难投 元·无名氏《马陵道》第二折:“我这里叫尽屈有谁来分剖,送的我眼睁睁有国难投。”
一目了然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挑拨离间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直扑无华 罗惇曧《文学源流》:“至于《易》著《文言》,词尚整饰,《书》垂《典》《诰》,尤多叶韵,群言之祖,排偶尤繁,匪日直扑无华,遂称复古也。”
稗官野史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多有记载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欲相感之事。”
碧血丹心 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郢人斫垩 元·刘敏中《最高楼》词:“郢人斫垩元无迹,仙家种玉不论畦。”
鸿鳦满纸
心巧嘴乖
安魂定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三十四出:“不寻常,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
无面目见江东父老 语本《史记 项羽本纪》:“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热锅上蝼蚁 《隋唐演义》第十九回:“这壁厢太子与杨素,是热锅上蝼蚁,盼不到一个消息。”
打狗看主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九回:“不知原来家中大小姐这等暴躁性子,就是打狗也看主人面。”
高楼大厦 元 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亲戚同高楼大厦,朋友共肥马轻车。”
随声是非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或怀妒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岂不哀哉。”
气噎喉堵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此时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厉害。”
函矢相攻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
出入神鬼 宋·苏洵《权书下·孙武》:“今其书论奇权密机,出入神鬼,自古以兵著书者罕所及。”
吞声忍泪 《敦煌曲子词·破阵子》:“迢递可知闺阁,吞声忍泪孤眠。”
计出无奈 明·孟称舜《花舫缘》第二出:“小人受公子厚恩,委是舍不得,只是计出无奈。”
堕高堙庳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昔共工欲壅防百川,堕高堙庳,以害天下。”
刮骨抽筋 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四:“清室二百七十余年间的统治在官场中已经凝集成了一个牢不可破的贪婪恶习。一般的官府均以贪赃枉法为能,在上的鬻爵收贿,在下的刮骨抽筋。‘官官相卫’,让你受苦的民间硬是呼天无路,吁地无门。”
托公报私 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方进终不举白,专作威福,阿党所厚,排挤英俊,托公报私,横厉无所畏忌。”
求签问卜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十回:“又常闻得官府要拿他家属,又不知生死存亡,求签问卜,越望越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