牖中窥日的成语故事

拼音yǒu zhōng kuī rì
基本解释牖:窗户。隔着窗子看太阳。比喻见识不广。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牖中窥日的典故
褚季野对孙安国说:“北方人做学问,渊深广阔而博杂。”孙安国回答道:“南方人做学问,清明通达而简洁扼要。”高僧支道林听后说:“圣贤忘言姑不论。以中等人来说,北方人看书,恰如在明处看月亮,南方人做学问好似在窗口看太阳。”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牖中窥日)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前思后想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 |
海外扶余 | 清·张岱《与王白岳》:“海外扶余,隐然复有世界。” |
前徒倒戈 | 《尚书·武成》:“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
黄人守日 | 《太平御览》卷八七二引《符瑞图》:“日,二黄人守者,外国人方自来降也。” |
铁棒磨成针 | 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 |
李下瓜田 | 《北史 袁翻传》:“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
云心月性 | 唐·孟浩然《忆周秀才·素上人)诗:“野客云作心,高僧月为性。” |
敝帚自珍 | 宋 陆游《秋思》:“遗簪见取终安用,弊帚虽微亦自珍。” |
言行相顾 | 《北齐书·魏收传》:“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
蓬头厉齿 | |
梨园子弟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通省梨园子弟各班愿与者,书名画知,届时齐集湖亭,各演杂剧。” |
宾客如云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月明和尚度柳翠》:“穿著布素,闭门念佛;虽宾客如云,此日断不接见,以此为常。” |
不可救疗 | 《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
案甲休兵 | 《史记 淮阴侯列传》:“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案甲休兵,镇赵抚其孤。” |
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险些儿送了秀童的性命。正是:老龟煮不烂,移祸于枯桑。” |
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
完好无缺 |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难道在你们看来,一切这些反革命的东西,都是完好无缺,十全十美,惟独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破产’干净了的吗?” |
息怒停瞋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二折:“夫人休闪了手,且息怒停瞋,听红娘说。” |
面壁磨砖 | 《景德传灯录 南岳怀让禅师》:“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乃取一砖,於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麽?’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能成镜邪?’(师曰):‘坐禅岂得作佛邪?’” |
邀名射利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32卷:“世人不终耆寿,咸多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忿争尽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内伤骨体,外乏筋肉。” |
闲言赘语 | 秦牧《艺海拾贝·鹩哥的一语》:“一句千锤百炼、寓意深远的说话,就抵得许许多多不着边际的闲言赘语。” |
五典三坟 | 明·张景《飞丸记·赏春话别》:“贯串百家诸子,沉酣五典三坟。” |
贪夫狥财 | |
无以塞责 | 《汉书 东方朔传》:“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遗德,奉朝请之礼,备臣妾之仪,列为公主,赏赐邑人,隆天重地,死无以塞责。” |
秦晋之匹 | 《晋诸公赞》:“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润之望,所谓秦晋之匹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