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识趣的成语故事


知音识趣

拼音zhī yīn shí qù

基本解释趣:情趣。形容朋友间十分了解、意趣相投。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你平时那一班同欢同赏,知音识趣的朋友,怎没一个来锲倸你一锲倸?”


暂未找到成语知音识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知音识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老黄牛 吴强《红日》第一章:“这个‘老黄牛’我倒真有点心跳得慌!”
时时刻刻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7回:“因此他两个日夜趋奉,时时刻刻赶着凑趣不迭,都想着要从山西发发财。”
卷土重来 唐 杜牧《题乌江亭》诗:“胜败兵家事不期,色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宝山空回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离世间品》:“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
后海先河 语出《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
鼓腹含和 严复《主客平议》:“煕皞之民,耕三馀一,鼓腹含和,无过庶过富之通患。”
梦想颠倒 《西游补》第一回:“卷做一团,塞在猪八戒耳朵里,口里乱嚷道:‘悟能,休得梦想颠倒。’”
燎发摧枯 《隋书·音乐志下》:“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清静无为 唐 贾至《虙子贱碑颂》:“鸣琴汤汤,虙子之堂,清静无为,邑人以康。”
雾鳞云爪 清·乐宫谱《毛生》:“何至雾鳞云爪,首尾不祥若是哉。”
求人不如求己 《论语·卫灵公》:“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马角乌白 《燕丹子》卷上:“燕太子丹质于秦,秦王遇之无礼,不得意,欲求归。秦王不听,谬言曰:‘令乌白头,马生角,乃可许耳。’”
只轮无反 《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然而晋人与姜戎要之殽而击之,匹马只轮无反者。”
楚楚不凡 清·袁枚《与何献葵明府书》:“幸为小女择得一婿,楚楚不凡,差强人意。本求西子,翻得东床,想彼苍亦‘与这齿者去其角’之意也。”
深文傅会 《明史·仁宗纪》:“吏或深文傅会,以致冤滥。”
得寸则寸 《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大莫与京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
行针步线 元·无名氏《蓝采和》第一折:“试看我行针步线,俺在这梁园城一交却又早二十年。”
玉石俱烬 北齐·邢子才《广平王碑文》:“群心在辰,横流具及,山崩川斗,星筼日销,昆岳既毁,玉石俱烬。”
贞高绝俗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陶列传》:“窃见故冀州刺史南阳朱穆,前乌桓校尉臣同郡李膺,皆履正清平,贞高绝俗。”
文武差事 《冷眼观》第12回:“倘若瞒着他,走一趟私盐,或是打一趟文武差事,轻则剜眼睛,重则废命。”
危言高论 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初,躬待诏,数危言高论,自恐遭害,著绝命辞。”
参辰日月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含章天挺 北周·庚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公含章天挺,命世诞生。”
分文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