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殷财阜的成语故事


民殷财阜

拼音mín yīn cái fù

基本解释殷:殷实,富足;阜:丰富。民众富足,物产丰饶。

出处汉·扬雄《法言·孝至》:“君人者务在殷民阜财,明道信义。”


暂未找到成语民殷财阜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民殷财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手笔 《晋书·王珣传》:“此当有大手笔事。”
众望所归 宋 陆游《贺礼部曾侍郎启》:“所养既厚,万钧亦何足言;众望所归,九迁犹以为缓。”
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可见他们官官相护,这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
拜恩私室 《北史 王晞传》:“受爵天朝,拜恩私室,自古以为干纪。”
衣食父母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你不知道,但来告状的,就是我衣食父母。”
披榛采兰 《晋书 皇甫谧传》:“陛下披榛采兰,并收蒿艾,是以皋陶振褐,不仁者远。”
弯弯曲曲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于是二人别了惜春,离了蓼风轩,弯弯曲曲,走近潇湘馆,忽听得叮咚之声。”
窃窃诩诩 明·方孝孺《与赵伯钦书》:“而习俗卑下,学者祰于旧闻,不复知有学术,窃窃诩诩,苟且自恕。”
操矛入室 语出《后汉书 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着《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入门问讳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愁眉泪眼 元 方伯成《端正好 忆别》套曲:“我痛着迷不似今番,愁眉泪眼。恨别离最易,恨见应难。”
明光烁亮 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七回:“牛小水他们往他俩身上一搜,马上把那两卷票子,两个宝石戒指,一条明光烁亮的金链子搜了出来。”
丝发之功 汉·蔡伯喈《上汉书十志疏》:“父子一门,兼爱恩宠,不能输写心力,以效丝发之功。”
破釜焚舟 语出《孙子·九地》:“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焚舟破釜,若驱群羊。”
浮词曲说 《清史稿·张煌言传》:“凭陵风涛,纵横锋镝,今逾一纪矣,岂复以浮词曲说动其心哉!”
白发郎官 东汉·班固《汉武故事》:“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
重关击柝 《宋书·沈攸之传》:“所以未具上闻者,欲待至上,面自咨申。不图重关击柝,觐接莫由。”
旋乾转坤 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濯缨弹冠 《艺文类聚》第35卷:“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
乌舅金奴 宋·陶糓《清异录·器具》:“左右窃相谓曰:‘乌舅金奴正好作对。’”
周急济贫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四折:“我怎敢便忘了你那周急济贫时。”
束装盗金 《汉书·直不疑传》:“其同舍有告归,误持其同舍郎金去。已而同舍郎觉,亡意不疑,不疑谢有之,买金偿。后告归者至而归金,亡金郎大惭,以此称为长者。”
升堂拜母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
露面抛头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倘久后此城一破,使我妻女擒往朝歌,露面抛头,尸骸残暴,惹天下诸侯笑我为无谋之辈;不若先杀其妻妇,然后自刎,庶几不失丈夫之所为。”
鞫为茂草 《诗经·小雅·小弁》:“掓掓周道,鞫为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