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莸异器的成语故事

拼音xún yóu yì qì
基本解释薰莸:香草和臭草。香草和臭草不能收藏在同一个器皿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出处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凡作史者,美恶必宜别卷,所以类族辨物,使薰莸异器,阅者一览可知。”
暂未找到成语薰莸异器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薰莸异器)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不可磨灭 | 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
百里挑一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0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
子虚乌有 | 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 元·萨都刺《念奴娇·登石头城》词:“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
千疮百孔 | 清 李渔《意中缘 毒饵》:“虽然得些润笔之资,以助薪水,究竟这千疮百孔,那里补救得来。” |
气粗胆壮 |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九首:“然枚独气粗胆壮,而奋然治具者,恰别有说焉。” |
挺胸凸肚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
狐听之声 | 《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後敢渡。” |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 | 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
矫若惊龙 | 《晋书 王羲之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
无咎无誉 | 东汉 班固《汉书 赵敬肃王刘彭祖传》:“问武始侯昌,曰:‘无咎无誉。’上曰:‘如是可矣。’” |
沾沾自满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但文采正在沾沾自满于对江世荣的胜利的时候,他并不懂得这只是激动了群众的情绪,这还不能说,群众已完全觉悟,形成了一个运动。” |
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 《南皮县志 风土志下 歌谣》:“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年年防歉,夜夜防贼。” |
雪虐风饕 | 唐 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 |
口诵心维 |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内监·纪述内臣》:“谓内书堂进世则所进,与《忠鉴录》同立课程,使其口诵心维,可以迁善改过。” |
卓诡变幻 | 明·黄淳耀《李龙眠画罗汉记》:“世之学佛者徒求卓变诡幻,可喜可愕之迹。” |
槌牛酾酒 | 元·萨都刺《酬江月·过淮阴》词:“槌牛酾酒,英雄千古谁吊。” |
逆施倒行 |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逆施倒行,以迄于今。” |
举首戴目 | 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
刮目而视 | 李脃人《暴风雨前》第五部分:“田老兄那么亲切的拍着他的膀膊道:‘士三日不见,当刮目而视,吾子有焉!’” |
炎天暑月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这八句诗题着炎天暑月,那公子王孙在凉亭上水阁中浸着浮瓜沉李,调冰雪藉避暑,尚兀自嫌热。” |
回山转海 | 唐·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诗:“回山转海不作难,倾情倒意无所惜。” |
池酒林胾 | 《史记·殷本纪》:“扞帝纣呴大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閒,为长夜之饮。” |
运乖时蹇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三回:“这是弟子运乖时蹇,异事非常。” |
悬门抉目 | 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