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不加意的成语故事


漫不加意

拼音màn bù jiā yì

基本解释犹漫不经心。

出处明·刘若愚《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俱涂饰草率,皆李永贞贪其侵冒,包工了事,漫不加意之所致也。”


暂未找到成语漫不加意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漫不加意)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木落归本 东汉·班固《汉书·翼奉传》:“安乐奸邪,辰未主之。”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翼氏《风角》曰:‘木落归本,水流归末’,故木利在亥,水利在辰,盛衰各得其所,故东也。”
遗物忘形 宋·秦观《心说》:“目无外视,耳无外听,遗物忘形,在我而已。”
春和景明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风流浪子 明·无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七卷:“姓汪名琦,生得清秀,是个风流浪子。”
置酒高会 东汉·班固《汉书·高帝纪》:“汉王遂入彭城,收羽美人货赂。置酒高会。”
不落俗套 臧克家《京华练笔三十年》:“我学习写点评论性质的文章,给自己立两个标准。一个是独立思考,另一个是不落俗套。”
千乘之王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夫千乘之王。”
销魂夺魄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1回:“盐商富贵奢华,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啸傲林泉 晋·陶潜《饮酒》诗:“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北史·韦敻传》:“所居之宅,枕带林泉。”
桑榆晚景 宋·苏轼《罢登州谢杜宿州启》:“桑榆晚景,忽蒙收录之恩。”
一寒如此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范睢蔡泽列传》:“‘范叔一寒如此哉!’乃取一绨袍以赐之。”
从宽发落 明 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己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有过之,无不及
街坊邻舍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心绪不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朕心绪不宁,教汝等且退,何故又来!”
无丝有线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娘子可速回。倘有外人见之,无丝有线,吾之清德一旦休矣。”
漂泊无定 宋 范成大《元夜忆群从》:“遥怜好兄弟,飘泊雨江村。”
曲尽人情 宋·邵雍《观诗吟》:“爱君难得似当时,曲尽人情莫若诗。”
炙鸡絮酒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徐稚传》:“稚尝为太尉黄琼所辟,不就。及琼卒归葬,稚乃负粮徒步到江夏赴之,设鸡酒薄祭,哭毕而去。不告姓名。”
忧盛危明 明·陈继儒《读书镜》第二卷:“夫忧盛危明,辟邪镇恶,此皆臣子一念忠义所发,诚不可已。”
尘垢秕糠 庄周《庄子 逍遥游》:“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
一手包揽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3回:“你一手包揽,我只赊我的头钱。”
知不诈愚 无名氏《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
杖策窥园 宋·王安石《窥园》诗:“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折木兴常新。”
意前笔后 晋·卫铄《笔阵图》:“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