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事官办的成语故事

拼音guān shì guān bàn
基本解释官事:公事。公家的事情按照规定的制度办理。指不徇私情或以制度为借口,毫不通融。
出处老舍《上任》:“作官有作官的规矩。他们是弃暗投明,那么,就得官事官办。”
暂未找到成语官事官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官事官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逆水行舟 | 鲁迅《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
蒋干盗书 | |
东倒西歪 | 元 萧德祥《杨氏女杀狗劝夫》:“他两个把盏儿吞,直喝得醉醺醺的,吃得东倒西歪。” |
白面书生 | 《宋书 沈庆之传》:“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有济?” |
妍姿艳质 | |
击鼓鸣金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羊放马。” |
头破血淋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常常打得皮开肉绽,头破血淋,也再无一点退悔之念,一名怨恨之言。” |
死也瞑目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我只要到父亲眼前,死也瞑目。” |
去故就新 | 《史记 律书》:“三月也,律中姑洗。”张守节正义:“《白虎通》云:‘沽者,故也。洗者,鲜也。’言万物去故就新,莫不鲜明也。” |
不以辞害志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
临危不惧 | 《邓析子 无厚》:“死生有命,贫富有时。怨夭折者,不知命也;怨贫贱者,不知时也。故临难不惧。” |
味同嚼蜡 | 《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 |
尺枉寻直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虽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
兼程而进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六卷:“我今兼程而进,先到那里取回,却不是我之功?” |
金镶玉裹 | 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刃》:“可又来,他自有雌雄一窠,受用着金镶玉裹,成就了富贵的姻缘,要穷人做什么。” |
一笔抹倒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何次人家为我父母立茔安葬,盖祠奉祀,是何等恩情,岂可一笔抹倒。” |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弄得这两个怪物原形毕露,‘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这两个怪物也就容易消灭了。” |
九原可作 | 《国语·晋语八》:“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 |
文章钜公 | |
香火姊妹 | 宋·罗烨《醉翁谈录·潘琼儿家最繁盛》:“儿家凡遇新郎君辈访蓬舍,曲中香火姊妹则必酬金来贺。” |
风流博浪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69回:“文嫂便把怎的说念林氏,夸奖老爹人品家道,怎样结识官府,又怎的仗义疏财,风流博浪。” |
劣迹昭著 | 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对于国民党的旧工作人员,只要有一技之长而不是反动有据或劣迹昭著的分子,一概予以维持,不要裁减。” |
垂首帖耳 | 元·陶宗仪《辍耕录》第15卷:“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 |
爷羹娘饭 | 元·宫天挺《范张鸡黍》第一折:“生下来便落在那爷羹娘饭长生运。” |
凤舞龙飞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