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愁城的成语故事


独坐愁城

拼音dú zuò chóu chéng

基本解释愁:忧愁。独自坐在忧愁的城中。比喻独自为忧愁所包围。

出处汉·李陵《答苏武书》:“身之穷困,独坐愁苦。”


暂未找到成语独坐愁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独坐愁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中正无私 春秋·齐·管仲《管子·五辅》:“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
及瓜而代 《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暗箭难防 《古今杂剧 刘千病打独角牛》第二折:“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我暗算他,搬将过来,则一拳打倒那厮,救你父亲。”
一无是处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铁马金戈 宋·李纲《以旧赐战袍等赠韩少帅》诗之二:“铁马金戈睢水上,碧油红旆海山滨。”元·关汉卿《双赴梦》第三折:“忆当年铁马金戈,自桃园初结义,把尊兄辅佐。”
当面错过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洪太尉道:‘我直如此有眼不识真师,当面错过!’”明 洪应明《菜根谭 闲适》:“一起便觉,一觉便转,此是转祸为福、起死回生的关头,切莫当面错过。”
不知颠倒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九回:不想这些带来的官兵,人人亦不知颠倒。天色又看看晚了。”
胡肥锺瘦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与狐谋皮 《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
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礼记 中庸》:“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心有灵犀 唐·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名正言顺 春秋 孔子《论语 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趾踵相错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革命制造厂》:“弃家逃威,望门投止者,趾踵相错。”
弩张剑拔 明丰道生《真赏斋赋》:“昔者周穆巡狩,至乎坛山,吉日癸巳,亲题材石间,弩张剑拔,虎跳龙盘。”
倒枕捶床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短叹常吁,千声万声,倒枕捶床,到三更四更。”
黯然伤神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篝灯询母,如秋蝶黯然伤神。”
抱瓮灌园 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逆天行事 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二折:“逆天行事的无徒子,怎与皇家做柱石。”
死无葬身之地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天那,可怜害俺一家,死无葬身之地也。”
属纩含饭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60回:“不孝于先严见背之日,未获属纩含饭,是尚何以靦颜而为人子也耶!”
变姓埋名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9回:“即将所有金银犒赏三军,涕泣起行,退居濮州雷夏泽中,变姓埋名,农樵为乐。”
罪不可逭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某等不能速来归顺,罪不可逭。”
小屈大伸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绤正传》:“云合雾集,量时揆宜,用取世资,小屈大申,存公忽私。”
干巴利落
高岸成谷,深谷为陵 清·侯方域《赠江伶序》:“高岸成谷,深谷为陵,即秉烛刻阴,岂足以老伶之一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