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丝合缝的成语故事


严丝合缝

拼音yán sī hé fèng

基本解释指缝隙严密闭合。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铺的,上面严丝合缝盖上,轻易看不出来。”


暂未找到成语严丝合缝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严丝合缝)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珍楼宝屋 《渊鉴类函·佛寺三》:“唐高力于来廷坊建佛寺,珍楼宝屋,竭尽国资。”
金口木舌 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
德言容功 《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途穷日暮 清黄遵宪《群公》诗:“途穷日暮更何求,白首同拼一死休。”
紧打慢敲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回:“发在监里,紧打慢敲,怕他不来上钩。”
摄魄钩魂 明·朱权《冲漠人》第二折:“你三个自今日,当远离,再休要咏月吟风,摄魄钩魂,把人狐魅。”
锦囊妙计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汝保主公入吴,当领此三个锦囊。囊中有三条妙计,依次而行。”
负俗之累 汉·袁康《越绝书·越绝外传记范伯》:“有高世之材,必有负俗之累。”
紧箍咒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我那里还有一篇咒儿,唤做‘定心真言’,又名做‘紧箍儿咒’,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心头,再莫泄漏一人知道。”
五月粜新谷 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事必躬亲 唐 张九龄《谢赐大麦面状》:“伏以周人之礼,唯有籍田,汉氏之荐,但闻时果,则未有如陛下严祗于宗庙,勤俭于生人,事必躬亲,动合天德。”
重若丘山 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是以国权轻于鸿毛,而积祸重若丘山。”
克传弓冶 《旧唐书·赵道兴传》:“卿今克传弓冶,可谓不坠家声。”
刀枪入库 清 钱彩《说岳全传》:“其时天下太平已久,真个是: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五谷丰登,万民乐业。”
脉络贯通 宋·朱熹《<中庸>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
貌合形离 晋 葛洪《抱朴子 勤求》:“口亲心离,貌合形离。”
间不容缕 宋·苏轼《奉诏祷雨诸庙祝文》:“民之祸福,间不容缕。”
鸱张蚁聚 唐·权德舆《唐故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右仆射兼右卫将军南充郡王赠太子少保伊公神道碑铭》序:“晃之谋主苏涣、骑将王明悦,鸱张蚁聚,皆据厄害。”
握纲提领 晋·潘尼《答傅咸》诗:“忽荷略纽,握纲提领;矫矫贞臣,惟国之屏。”
鱼惊鸟溃 《隋书·杨玄感传论》:“民力凋尽,徭戍无期,率土之心,鱼惊鸟溃。”
益国利民 《周书·文帝纪下》:“参考变通,可以益国利民便时适治者,为二十四新制。”
声誉大振
束手无计 明·申时行《杂记》:“设奸人窜入其中,为害叵测,即有缓急,外廷不得闻,宿卫不得入,吾辈大臣,束手无计,此皆公等剥肤之患也。”
穷本极源 孙中山《民族主义》第六讲:“所以穷本极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
同舟而济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若左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