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条万绪的成语故事

拼音qiān tiáo wàn xù
基本解释犹千端万绪。
出处《朱子语类》卷四一:“千条万绪,贯通来只是一个道理。夫子所以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是也。”
暂未找到成语千条万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千条万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定国安邦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枉了你扬威耀武,尽忠歆节,定国安邦,偏容他鸱鸮弄舌,乌鸦展翅,强配鸾凤。” |
一目了然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7卷:“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 |
随时随地 | 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时地之异宜,随时随地,设色布景,否者皆陈言也。” |
以屈求伸 | 《周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 |
力挽狂澜 | 唐 韩愈《进学解》:“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 |
杀风景 | 宋 晏殊《煮茶》诗:“未向人间杀风景,更持醪醑醉花前。” |
为时过早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君子之交》:“这些问题现在下结论,恐怕为时过早。” |
恶言詈辞 | 宋·王观国《学林·冰》:“愈独判二年,日与宦者为敌,相伺候罪过,恶言詈辞,狼藉公牒。” |
不文不武 | 唐 韩愈《泷吏》诗:“不知官在朝,有益国家不?得无虱其间,不文亦不武。” |
有嘴没心 | |
低吟浅唱 | |
枝大于本 | 《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灌夫通奸猾,侵细民,家累巨万,横恣颖川,凌轹宗室,侵犯骨肉,此所谓‘枝大于本,胫大于股,不折必披。’” |
卖公营私 | 《魏书 赵黑传》:“高官禄厚,足以自给,卖公营私,本非情愿。” |
腾腾兀兀 | |
槛花笼鹤 | 清 龚自珍《好事近 行箧中有像一幅以词为赞》:“倘然生小在侯家,天意转孤负。作了槛花笼鹤,怎笑狂如许!” |
胜负兵家常势 | 《旧唐书·宪宗纪》:“胜负兵家常势,不可以一将失利,便沮或计。” |
又当别论 | 明·朱国祯《涌幢小品·世荫不同》:“至孙许之荫以锦衣,官二品三品,忠臣之后又当别论。” |
以辞取人 | 《孔子家语·子路初见》:“宰我有文雅之辞,而智不充其辩。孔子曰:‘ ……以辞取人,则失之宰予。’” |
置之不问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8回:“圣上置之不问。” |
草茅之臣 | 《仪礼·士相见礼》:“在野则曰草茅之臣。” |
深沟坚垒 | 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咸丰8年7月21日》:“读书则深沟坚垒,得地能守者也。” |
负诟忍尤 |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卷一:“责备之严,诚不足怪。庸讵知当局之负诟忍尤,艰难应付,有非楮墨所能罄者。” |
失之东隅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出奇划策 | 沙汀《淘金记》十二:“他就经常替他们出奇划策,为着种种吃人害人的事情准备堂皇的理由。” |
甄奇录异 |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骘于是条于时事业在荆州界者,诸葛瑾……李肃、周条、石幹十一人,甄别形状。”裴松之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李肃]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录异,荐述后进,题目品藻,曲有条贯,众以此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