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涎欲垂的成语故事

拼音chán xián yù chuí
基本解释馋:嘴馋;涎:口水;欲:将要。馋得要往下滴口水。指人嘴馋,形容人眼红。
出处宋·苏轼《将之湖州莘老》:“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
馋涎欲垂的典故
宋朝时期,苏轼与吴兴太守孙觉交往很深,经常在一块吟诗作赋。苏轼在熙宁五年写《将之湖州戏赠莘老》:“顾渚茶芽白于齿,梅溪木瓜红胜颊。吴儿脍缕薄欲飞,未去先说馋涎垂。”称赞湖州的美食。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馋涎欲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信口开河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你那里休聒,不当一个信口开合知。” |
食甘寝安 | 《北史·恩幸传·赵默》:“及诉将获罪,默因构成以诛之,然后食甘寝安,志于职事。” |
辞不获命 | 《庄子·天地》:“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既已告矣,未知中否。” |
有伤风化 |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四折:“你道做了有伤风化,谁就你那燕尔新婚。” |
功到自然成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3回:“这师父原来只是思乡难息!若要那三三行满,有何难哉!常言道:‘功到自然成’哩!” |
匡国济时 | 《隋书·帝纪第一·高祖上》:“匡国济时,除凶拨乱。”唐·李翱《卓异记·三十二年居相位》:“玄龄初与杜如晦为友,属隋室丧乱,未尝不慨然相顾,有匡国济时之心。” |
掇拾章句 | |
乞儿马医 | 《列子·黄帝》:“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 |
乘势使气 | 《魏书·阉官传序》:“其间窃官爵,盗财贿,乘势使气为朝野之患者,何可胜举。” |
通达谙练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人既如此通达谙练,岂有连个礼的轻重过节儿,他也不明白的理?” |
引火烧身 |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引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都送将出来。” |
舍本事末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
虎背熊腰 | 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这厮倒是一条好汉……哦,是虎背熊腰。” |
含垢纳污 |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
鼓吹喧阗 | 《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离店家不上五六里之地,只是后面鼓吹喧阗,回头观看,灯火烛天。” |
郢匠挥斤 | 《庄子·徐无鬼》载,匠石挥斧削去郢人涂在鼻翼上的白粉,而不伤其人。 |
素未谋面 | |
轻徭薄税 | 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三折:“第二钟酒,愿黎民乐业,做官的皆如卓鲁,令史每尽压萧曹,轻徭薄税,免受涂炭者。” |
气吞宇宙 | 《旧五代史·唐书·李袭吉传》:“李太原喘喘余息,犹气吞宇宙,可诟骂之。” |
才貌俱全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那宝玉素闻北静王的贤德,且才貌俱全,风流跌宕,不为官俗国体所缚,每思相会,只是父亲拘束,不克如愿。今见反来叫他,自是喜欢。” |
小隙沉舟 | 《关尹子 九药》:“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勿轻小物,小虫毒身。” |
相濡相呴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少成若性 | 西汉 戴圣《大戴礼记 保傅》:“少成若性,习惯之为常。” |
风萍浪迹 | 柔石《二月》:“萧涧秋在这六年之中,风萍浪迹,跑过中国底大部分的疆土。” |
瞋目张胆 | 西汉·司马迁《史记·陈余列传》:“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