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用药的成语故事


对症用药

拼音duì zhèng yòng yào

基本解释症:病症。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处宋·阳枋《编类钱氏小儿方证说》:“凡小儿关节脉理百髋九窍五脏六腑,粲然在目,故能察病论症,对症用药,如指诸掌。”


暂未找到成语对症用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对症用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荦荦大者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自成一家 唐 刘知几《史通 载言》:“又诗人之什,自成一家,故风雅比兴,非三传所取。”
搬口弄舌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四回:“必然嫂嫂见我做了这些衣裳,一定背后有说话;又见我两日不回,必有人搬口弄舌,想是疑心,不做买卖。”
克伐怨欲 春秋·鲁·孔丘《论语·宽问》:“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代拆代行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其时抚台请病假,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
瘦羊博士 《后汉书甄宇传》:“建武中,[甄宇]为州从事,征拜博士。”李贤注引《东观汉记》:“建武中每腊,诏书赐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复有争讼。”
冠上履下 《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玄妙入神 元·明善《张淳传》:“名贯京师,凡为调曲,尽声韵,玄妙入神,成一家艺。”
功不补患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遍野,功不补患。”
孤孤零零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又孤孤零零的四下里走了一回,又呜呜咽咽的倚着栏杆,哭了半晌。”
慈眉善眼 沈从文《陌生的地方和陌生的人》:“还有戴小圆帽的中国尼姑,脸冻得红红的,慈眉善眼的,居多提了小篮子和小罐子,出卖庵堂中的产品,蜂蜜和鸡蛋,酸辣子与豆腐乳。”
自作孽,不可活 战国·邹·孟轲《孟子·公孙丑》:“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悲喜交至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共话前生,悲喜交至。”
一命鸣呼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合同文字记》:“又过半年,忽然刘二感天行时气,头疼发热。正是:‘福无双至从来有,祸不单行自古闻。’害了六七日,一命呜呼,已归泉下。”
侏儒观戏 宋 朱弁《曲洧旧闻》第七卷:“譬侏儒观戏,人笑亦笑,谓‘众人决不误我’者,比比皆是也。”
日异月新 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巾履》:“近年以来,殊诡制,日异月新。”
龙举云兴 《东观汉记·光武皇帝纪》:“帝既有仁圣之明,气势形体,天然之姿,固非人之敌,翕然龙举云兴,三雨而济,天下荡荡,人无能名焉。”
看破红尘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43回:“看这话头,他明明看破红尘,贪图仙景,任俺寻找,总不出来。”
扬名四海
吃穿用度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他近日所见的这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
禽奔兽遁 宋·苏洵《审势》:“及其后世失德,而诸侯禽奔兽遁,各固其国,以相侵扰。”
长鸣都尉
虎威狐假 北周·庾信《哀江南诗》:“或以集翼鷃披,虎威狐假。”
宽备窄用
欱野歕山 汉·班固《东都赋》:“吐焰生风,欱野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