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足并驰的成语故事


齐足并驰

拼音qí zú bìng chí

基本解释驰:疾行,驰驱。并行前进,不分先后。

出处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暂未找到成语齐足并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齐足并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三遂平妖传》:“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
匡谬正俗 唐·颜师古有《匡谬正俗》八卷。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嗟呼!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因其一节之长,遗其全体之短,习非胜是,好恶不公,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辄谓伤忠厚焉。”
兔死狐悲 元 汪元亨《折桂令 归隐》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
黄发垂髫 《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泥古非今 宋 刘恕《自讼》:“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疑滞少断,劳而无功。”
六韬三略 唐 黄滔《祭南海南平王》:“天生大贤,浚六韬三略之才谋。”
扫地无遗 《晋书·惠帝纪》:“魏晋已来之积扫地无遗矣。”
阿谀求容 《孔丛子 抗志》:“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
邦以民为本 《尚书 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使蚊负山 《庄子·应帝王》:“其于治天下也,犹涉海凿河,而使蚊负山也。”
迷惑视听 萧作霖《复兴社述略》:“这是因为当时我们毕竟还不敢公然承认我们主张实行法西斯主义,还是觉得抱着三民主义这块招牌较能迷惑视听。”
一口不能著两匙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榖,身能几屐莫言钱。”自注:吴谚云:“一口不能著两匙。”
狗盗鼠窃 汉·荀悦《汉纪·惠帝纪》:“今明主在于上,法令具于下,安得有反贼乎?此真狗盗鼠窃耳!”
门庭如市 晋 袁宏《后汉纪 光武帝纪八》:“广通宾客,门庭如市。”
筑舍道傍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此所谓筑舍道傍,无时可成。”
诟龟呼天 《浅论儒家的孝道·再兴国学》:“八十多年前,时人发愤于国之积弱,诟龟呼天。一批深受西学影响又急欲救亡图强的激进青年,以胡适、陈独秀为主将,发起了一场中国近代以来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新文化革命运动’”。
一无所获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然日势既暮,寿儿且寄院中止宿,颢亦怀疑,因命搜寿儿怀袖,一无所得,颢不得已遂躬自操觚。”
忍垢偷生 唐 陈子昂《为张著作谢父官表》:“所以忍垢偷生,克躬自励,期效万一,补过酬恩,灰躯糜骨,以甘心愿。”
一秉大公 明·张居正《答工部郎中刘公伯燮言用人毁誉》:“仆近来用人处事,一秉大公。”
情面难却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六回:“湍制台情面难却,第二天就把话传给了藩台,不到三天,牌已挂出去了。”
泰山盘石
咬紧牙根 梁斌《红旗谱》第二卷:“他就咬紧牙根,恨恨地说:‘干,割了脖子上了吊也得干!’”
舍实求虚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9回:“王兄本有养命金丹,今不反本求源,倒去求那服食养生之术,即使有益,何能抵得万分之一?岂非舍实求虚么?”
沉默不语 沈从文《沅陵的人》:“这是一群默默无闻沉默不语真正的战士!”
横无忌惮 郭沫若《羽书集·告国际友人书》:“这种狂暴的行为,就是未开化的蛮人都是不能做出的,而日本军部横无忌惮地,在二十世纪开明的今日,不惜一演再演地引以为快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