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两歹的成语故事


三好两歹

拼音sān hǎo liǎng dǎi

基本解释谓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四回:“虔婆道:‘也常时三好两歹的,亏的太平府陈四老爷照顾他。’”


暂未找到成语三好两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三好两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宁唯是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
疾裘妒枕
红头文件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四章:“这是中央的‘红头文件’,还是田专员的信口开河?”
犯言直谏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良莠不齐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至我辈中,好丑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
胡编乱造 孙犁《小说杂谈》:“他的小说的失败,并不完全在这结尾上,而在整篇都是胡编乱造。”
百年之业 东汉·班固《西都赋》:“国藉十世之基,家承百年之业。”
臼头深目 汉·刘向《新序·杂事》:“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大节。”
平安家书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我如今修一封平安家书,差人岳母行报知。”
怀黄握白 晋·葛洪《抱朴子·勉学》:“于是莫不蒙尘触雨,戴霜履冰,怀黄握白,提清挈肥,以赴邪径之近易,规朝种而暮获矣。”
月貌花容 明 胡文焕《群音类选 清腔类 李子花》:“可惜了月貌花容,颠倒做败柳残花。”
食不甘味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孙子吴起传》:“寡人已知将军能用兵矣。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
波澜老成 唐 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思飘云物外,律中鬼神惊。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心灰意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初失志,心灰意败,大骂司衡无目,笔墨无灵,势必举案头物而尽炬之。”
侧足而立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汉性强力,每从征伐,帝未安,恒侧足而立。”
养尊处优 宋 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盛德遗范 《新唐书·韦陟传》:“宋珲见陟叹曰:‘盛德遗范,尽在足矣。’”
长恶不悛 《左传 隐公六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
靖言庸回 《尚书·尧典》:“静言庸违。”
过庭之训 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上》:“苌少长藩国,内无过庭之训,外无师傅之道,血气方刚。”
吊誉沽名 《管子 法法》:“钓名之人,无贤士焉。《后汉书 逸民传序》:“彼虽硁硁有类沽名者。”
兵不逼好 《孔子家语·相鲁》:“俘不干盟,兵不偪(逼)好。”
愚昧落后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豕分蛇断 后蜀·何光远《鉴诚录·知机对》:“一击而鱼溃鸟离;四合而豕分蛇断。”
望风承旨 《晋书·石崇传》:“骏戚属尊重,权势赫奕。内外有司,望风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