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事劝功的成语故事

拼音lè shì quàn gōng
基本解释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王制》:“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功。”
暂未找到成语乐事劝功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乐事劝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节衣缩食 | 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
老生常谈 | 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管辂传》:“此老生之常谭。” |
壁间蛇影 | 明 唐顺之《答王龙溪郎中书》:“若于此处稍参不破,则昔人所谓壁间蛇影,足以生疑而致病。” |
兵强则灭 | 《列子 黄帝》:“老聃曰:‘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按今本《老子》作“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 |
从谏如流 | 汉 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
草率行事 | 毛泽东《镇压反革命必须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务必纠正一切草率行事的偏向。” |
铁肠石心 | 唐·皮日休《桃花赋》序:“贞姿劲质,刚态毅状,疑其铁肠石心,不解吐婉媚辞。” |
指日可俟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九山王》:“由是九山王之名大噪。加翁为护国大将军。高卧山巢,公然自负,以为黄袍之加,指日可俟矣。” |
金舌弊口 | 《荀子·正论》:“金舌弊口,犹将无益也。” |
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史记 商君列传》:“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画沙聚米 | 清 钱谦益《李秀东六十寿序》:“[余]与之规舆图,讲战守,画沙聚米,方略井然。” |
一成一旅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元年》:“有田一成,有众一旅,能布其德而兆其谋。” |
倒执手版 | 《晋书 谢安传》:“[桓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座害之。坦之甚惧……既见温,坦之汗流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 |
齐家治国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
休兵罢战 | 元 孔文卿《东窗事犯》楔子:“只不过休兵罢战还朝呵,是我暗暗地自思寻。” |
百里之才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
花甲之年 | 宋 计有功《唐诗纪事》:“对酒曰:‘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
女长当嫁 | 元·高明《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告丞相:男大当婚,女长当嫁。” |
阶前万里 | 《资治通鉴·唐纪·宣宗大中十二年》:“卿到彼为政甚善,朕皆知之,勿谓其远!此阶前万里也。” |
断乎不可 | 鲁迅《随感录》:“如何扫除?万万不能,也断乎不可!” |
积厚流光 | 荀况《荀子 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 |
引绳批根 |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及魏其侯失势,亦欲倚灌夫引绳批根生平慕之后弃之者。” |
趋时附势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七十:“如此人趋时附势以得富贵而自为乐者也。”元 刘壎《隐居通议 经史二》:“盖趋时附势人情则然,古今所同也。何责于薄俗哉?” |
汉皋解珮 | 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心摇汉皋珮,泪堕岘亭碑。” |
粘皮著骨 | 宋·朱熹《朱子全书》第18卷:“其深浅在人,不必恁地粘皮著骨去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