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杰英雄的成语故事

拼音háo jié yīng xióng
基本解释指气概、胆识、能力都杰出的人物。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家住浔阳江浦上,最称豪杰英雄。”
暂未找到成语豪杰英雄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豪杰英雄)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舍本求末 | 《关尹子 一宇》:“殊不知舍源求流,无时得源。舍本求末,无时得本。” |
凤叹虎视 | 《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足下鹰扬其体,凤叹虎视,谓萧曹不足俦,卫霍不足侔也。”李善注:“凤以喻文也,虎以喻武也。叹犹歌也。取美壮之意。” |
心力衰竭 | 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八章:“‘啊?心力衰竭?’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他的胳膊在抖,嘴唇也在抖,妹妹的病把他吓傻了,“她还不满十八岁,怎么会……衰竭?” |
蹦蹦跳跳 | 老舍《正红旗下》:“大黄狗马上活跃起来,蹦蹦跳跳地跑前跑后。” |
恶事传千里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居,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
感今怀昔 | 晋·潘岳《为诸妇祭庚新妇文》:“仿佛示行,故瞻弗获;伏膺饮泪,感今怀昔。” |
茫茫荡荡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9回:“若说这个石碣村湖荡,紧靠着梁山泊,都是茫茫荡荡,芦苇水港。” |
严师出高徒 | |
东鳞西爪 | 清 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二节:“以上所引,虽东鳞西爪,语焉不详。” |
得缩头时且缩头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第八卷:“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入市乌龟。’曰:‘意旨如何?’师曰:‘得缩头时且缩头。’” |
染翰成章 |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诗,适情之具。染翰成章,自然高妙,何必苦思以凿其真?” |
力敌势均 | 《宋书·刘穆之传》:“力敌势均,终相吞咀。” |
气血方刚 |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莫张慌,等的他那气血方刚,那其间着志求贤将师道访,习练的才高智广,文强武壮。” |
循名考实 | 三国 魏 傅嘏《难刘劭考课法论》:“夫建官均职,清理民物,所以务本也,循名考实,纠励成规,所以治末也。” |
欺世惑俗 | 郭沫若《惠施的思想与性格》:“在思想革命的时期,一种学论初出世时,谁不受人非难,被诋为非圣无法,离经畔道,欺世惑俗,乃至处于极刑呢?” |
骨瘦形销 | 清·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而芸终以受愚为恨,血疾大发,床席支离,刀圭无效,时发时止,骨瘦形销。” |
遵而勿失 | 《史记·曹相国世家》:“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
见微知着 |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微察秋毫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夫照镜子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
敛声屏息 | 周立波《李大贵观礼》:“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庄严洪亮的宣告。” |
眦睚杀人 | 宋·王谠《唐语林·政事》:“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
涉笔成雅 | 清·毛先舒《诗辩诋》第一卷:“于物无择,而涉笔成雅;于思无豫,而往必造微。” |
连枝并头 | 明·孙仁孺《东郭记·一妾》:“这一桩婚媾与卿卿可正是连枝并头。” |
纸贵洛城 | 唐·卢照邻《双槿树赋》序:“金悬秦市,杨子见而无言;纸贵洛城,陆生闻而罢笑。” |
向隅而泣 | 汉 刘向《说苑 贵德》:“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