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户修a>成语词典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的故事

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的成语故事


称薪而爨,数粒乃炊

拼音chēng xīn ér cuàn,shǔ lì nǎi chuī

基本解释称:衡量;薪:柴;爨:烧火煮饭。称了柴草数着米粒煮饭。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计较,形容吝啬或贫穷。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接疏》:“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故能取威定功,成天平地,岂肯称薪而爨,数粒乃炊,并瑕弃璧。”


暂未找到成语称薪而爨,数粒乃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鲜血淋漓 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猿背弯躬,醉眼朦胧,腰项斜称,呀!他可早鲜血淋漓了战袍领!”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七十一回:“也有打破头的,鲜血淋漓,好不惨伤。”
鬼话连篇 蔡东藩《前汉演义》第四回:“鬼话连篇,捏造出许多洞府,许多法术。”
狼狈为奸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诗翁画客狼狈为奸,怨女痴男鸳鸯并命。”
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俗话说的,‘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那些人还帮着吗?”
心比天高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掊斗折衡 《庄子 胠箧》:“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胯下蒲伏 宋 秦观《人材》:“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
泥猪癞狗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
气消胆夺 《南史·贼臣传·侯景》:“初,景之围台城,援军三十万,兵士望青袍则气消胆夺。”
低吟浅唱
琐琐屑屑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4回:“以此秋痕背地里琐琐屑屑,受了无数缕聒,这也罢了。”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汉 王符《潜夫论 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指矢天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窦氏》:“女要誓;南指矢天日,以坚永约,女乃允之。”
一字之师 明 张岱《与周伯戬之书》:“张乖崖以萧楚才为一字之师。”
捱三顶五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覆帐之后,宾客如市,捱三顶五,不得空闲。”
宿学旧儒 宋 胡仔《苕溪隐丛话前集 西昆体》:“老杜诗既为世所重,宿学旧儒犹不肯深与之。”
建功立业 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铁画银钩 唐 欧阳洵《用笔论》:“徘徊俯仰,容与风流,刚则铁画,媚若银钩。”
狗急跳墙 《敦煌变文集 燕子赋》:“人急烧香,狗急蓦墙。”
断发纹身 冯至《伍子胥》九:“在吴越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纹身的。”
金针见血 明·刘宗周《书高先生帖后》:“往岁尝遗余书曰:‘吾辈有一毫逃死之心,固害道;有一毫求死之心,亦害道。’此金针见血语。”
金革之难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意传》:“帝躬服金革之难。”
视险如夷 汉 刘协《喻郭汜诏》:“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三熏三沐 宋·陆游《与李运使启》:“一琴一龟,预想铃斋之静;三熏三沐,尚陪药市之游。”
剖心坼肝 《史记 鲁仲连邹阳传》:“两主二臣,剖心坼肝相信,岂移于浮辞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