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冷衾寒的成语故事

拼音zhěn lěng qīn hán
基本解释枕被俱冷。形容独眠的孤寂凄凉。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便枕冷衾寒,凤只鸾孤,月圆云遮,寻思来有甚伤嗟。”
暂未找到成语枕冷衾寒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枕冷衾寒)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深入人心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20回:“且君新得诸侯,非有存亡兴灭之德,深入人心,恐诸侯之兵,不为我用!” |
望洋兴叹 | 元 刘壎《隐居通议 诗歌五》:“千古吟人,望洋兴叹。” |
瘦骨嶙峋 |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着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吃力的走着。” |
黄麻紫书 | 清·钱谦益《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大仆寺卿谥忠毅李公墓志铭》:“黄麻紫书,照耀夜壑。” |
蒸蒸日进 | 郭沫若《天才与教育》:“大凡一国的政治濒于破产的时候,那一国的文化却转有蒸蒸日进的可能。” |
棋逢敌手 | 唐·尚颜《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免伤心否,棋逢敌手无。” |
任所欲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2回:“又多是土棍青皮,平时鱼肉乡愚,无恶不作,到这时候有了护符,更是任所欲为的了。” |
出奇致胜 | 《老残游记》第七回:“[刘仁甫]在嵩山少林寺学拳棒。学了些时,觉得徒有虚名,无甚出奇致胜处,于是奔走江湖,将近十年。” |
言多伤行 | 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三折:“不是我把不定,无记性,言多伤行。” |
滔天大罪 |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这两种错误,都是滔天大罪的性质,都是和敌人汉奸毫无区别的,你们必须纠正这些错误。” |
天灾人祸 | 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
以珠弹雀 |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
丧门星 |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犯着这位丧门星,事情可就大大的不妥了,我先去碰碰看罢!” |
铺胸纳地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三藏展背舒身,铺胸纳地,望金像叩头。” |
昭德塞违 | 《左传·恒公二年》:“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孔颖达疏:“昭德,谓昭明善德,使德益彰闻也;塞违,谓闭塞违邪,使违命止息也。” |
洗手不作 | 鲁迅《集外集·序言》:“只因为那时诗坛寂寞,所以打打边鼓,凑凑热闹;待到称为诗人的一出现,就洗手不作了。” |
老成见到 | 清 孔尚任《桃花扇》第三十二出:“有理,有理!老成见到之言,句句合着鄙意。” |
不藏不掖 | |
颐神养性 | 《魏书·显祖纪》:“其践升帝位,克广洪业,以光祖宗之烈,使朕优游履道,颐神养性,可不善欤?” |
丰姿绰约 | 清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一回头时,却见那轿子里坐着个十四五岁的不长不短、不肥不瘦的女郎,面如瓜子,脸若桃花,两条欲蹙不蹙的蛾眉,一双似开非开的凤眼,似曾相识,莫道无情,正是说不尽的体态风流,丰姿绰约。” |
玄关妙理 | 元·无名氏《南极登仙》第二折:“玄关妙理,世人不解其中意。” |
蹇人上天 | 典出《后汉书 五行志一》:“王莽末,天水童谣曰:‘出吴门,望缇群。见一蹇人,言欲上天;令天可上,地上安得民!’时隗初起兵于天水,后意稍广,欲为天子,遂破灭。器少病蹇。” |
梗迹萍踪 | 明·单本《蕉帕记·寻春》:“休夸绣虎雕龙,那值时危国破,怎发付梗迹萍踪。” |
包而不办 | 杨植霖《若飞同志在绥远狱中》:“一种是国民党的包而不办的办法,一种是共产党的发动群众奋起抗战的路线。” |
知人之术 | 汉·荀悦《汉纪·成帝纪》:“治天下者,曹贤考功则治,简贤退功则乱,诚审思知人之术,论才选士,必称其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