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虚避实的成语故事


就虚避实

拼音jiù xū bì shí

基本解释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出处《孙子 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暂未找到成语就虚避实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就虚避实)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坐以待毙 先秦 管仲《管子 参患》:“短兵待远矢,与坐而待死者同实。”
叶落归秋 元·贯云石《斗鹌鹑·佳偶》曲:“美眷爱,俏伴侣。叶落归秋,花生满路。”
心不在焉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救过不暇 宋·苏舜钦《上三司副使段公书》:“符檄督责,终日憔悴,而救过不暇,惘然自疑。”
无所不知 《列子·黄帝》:“圣人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故得引而使之焉。”
寡廉鲜耻 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十米九糠 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拼着个十米九糠,问甚么两妇三妻,受了些万苦千辛。”
攘来熙往 《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春色恼人 宋·王安石《夜直》诗:“金炉香尽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干。”
死不旋踵 《战国策 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遣兵调将 《禅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说延州府丞汤思忠遣兵调将已定,然后自领马步军兵,离寨伺候。”
有根有底 浩然《石山柏》:“为了证明他说的这些话有根有底,他又跟我翻起石山柏的历史。”
尔为尔,我为我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尔为尔,我为我,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
嘴尖皮厚腹中空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有一副对子,是替这种人画像的。那对子说: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甘泉必竭 《逸周书·周祝解》:“肥豕必烹,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忠贞不贰 周恩来《为庆贺朱总司令六十大寿的祝辞》:“你为党为人民真是忠贞不贰,你在革命过程中,经历了艰苦曲折,千辛万苦……”
凡胎浊体 元·昊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念小生凡胎浊体,怎敢和仙子陪奉?”
革故立新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宽厚出名的,讲究忠信。是一个励精图治,革故立新的单于。”
力不自胜 宋·张敦颐《六朝事迹·郗民化蛇》:“无饮食可实口,无窟可庇身,饥窘困迫,力不自胜。”
牢甲利兵 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当此之时,非有牢甲利兵,劲弩强冲也。”
两贤相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高祖急,顾丁公曰:‘两贤岂相厄哉!’于是丁公引兵而还,汉王遂解去。”
磨墨濡毫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3回:“亭亭正在磨墨濡毫,忽见红红、宛如从外面走来。”
异卉奇花 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一折:“闲游洞府,赏异卉奇花;闷绕清溪,玩青松桧柏。”
拑口禁语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2回:“今日贾政在席上也自拑口禁语。”
豁人耳目 王国维《人间词话》五六:“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