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膏吸髓的成语故事


敲膏吸髓

拼音qiāo gāo xī suǐ

基本解释犹敲骨吸髓。

出处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暂未找到成语敲膏吸髓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敲膏吸髓)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疑人疑鬼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无奈各房的人都是疑人疑鬼的不安静,也添了人坐更,于是更加了好些食用。”
鸥鸟忘机 唐 陆龟蒙《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诗:“除却伴淡秋水外,野鸥何处更忘机。”
知人待士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5回:“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
千古绝唱 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茶龟’对‘酒鳖’,真千古绝唱也。”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汉书 司马相如传下》:“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残军败将 明 无名氏《开昭救忠》第二折:“看了我这些残军败将,你都杀了,倒也是个干净。”
五彩斑斓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黑色的枝杈,红色的枣子,黄绿相间的树叶,五彩斑斓,迷人极了。”
一呼再喏 《韩诗外传》卷五:“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决意,一呼再喏者,人隶也。”
无使滋蔓
匣剑何时跃 唐·韦庄《冬日长安感志》诗:“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
冬箑夏裘 南朝·宋·鲍照:“伊冬箑而夏裘,无双功而并盛。”
还淳反古 《宋书·孔琳之传论》:“先宜削华止伪,还淳反古,抵璧幽峰,捐珠清壑。”
弃情遗世 明·何景明《七述》:“乃有弃情遗世,餐气服道,忽迢遥以轻举,望玉京而径造。”
砥廉峻隅 明·唐顺之《方砚铭》:“汝之守,足以砥廉峻隅,而不刓于顽也。”
东南之秀 《南史·王筠传》:“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
变幻莫测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4回:“王天君曰:吾‘红水阵’内夺壬癸之精,藏天工之妙,变幻莫测。”
小心在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晁盖道:‘好兄弟,小心在意,速去早来。’”
茂林修竹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如火燎原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戴角披毛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瞿凤奴情愆死盖》:“孙谨后日倘有异心,天诛地灭,万劫戴角披毛。”
山阴乘兴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王徽之)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安道(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拖家带口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金俊武说不定有一点钱,可他拖家带口的,不好为难金家湾的这个强人。”
弃义倍信 战国·赵·荀况《荀子·强国》:“古者禹汤本义务信而天下治,桀纣弃义倍信而天下乱。”
胡歌野调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牛浦回家,问着他,总归不出一个清帐,口里只管之乎者也,胡歌野调,胡支扯叶。”
驷之过隙 语出《墨子·兼爱下》:“人之生乎地上之无几何也,譬之犹驷驰而过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