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步不前的成语故事


踏步不前

拼音tà bù bù qián

基本解释在原地踏步,没有前进。比喻事情没有进展。

出处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三章:“你们以为武汉在望,唾手可得,为什么我们倒在这儿踏步不前?”


暂未找到成语踏步不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踏步不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亲上成亲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一折:“怕不依随蒙君一夜恩,争奈忒达地忒知根,兼上亲上成亲好对门。”
物是人非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寥若晨星 唐 韩愈《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末大不掉 唐·柳宗元《封建论》:“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
巢林一枝 语出《庄子 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卧薪尝胆 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以人为镜 先秦 墨翟《墨子 非攻中》:“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去逆效顺 唐·陆贽《招谕淮西将吏诏》:“如能去逆效顺,因事建功,明设科条,以示褒劝。”
鼓乐齐鸣 郭沫若《虎符》第二幕:“群众起来,鼓乐齐鸣。”
自矜其勇 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
楚楚可人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12卷:“中多女郎,簪山花,浣衣溪口,坐溪石上。与语,了无惊猜,亦不作态,楚楚可人。”
沉思熟虑 茅盾《虹》:“像受了什么刺戟似的,梅女士忽然戴着一付沉思熟虑的面孔。”
杖钺一方 《尚书·牧哲》:“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妇姑勃谿 庄周《庄子 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
九洲四海 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洲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季布一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衣香髻影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有少年观灯夜归,遇少妇甚妍丽,徘徊歧路,若有所待,衣香髻影,楚楚动人。”
矜智负能 宋 陆九渊《与包显道书》:“此理苟明,则矜智负能之人,皆将失其窟宅。”
矜能负才 《晋书·唐彬传》:“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
喜不自胜 三国 魏 钟繇《贺捷表》:“天道祸淫,不终厥命,奉闻嘉熹,喜不自胜。”
强死赖活 谷峪《三十张工票》:“大国强死赖活地把她拉到地里。”
青春不再 茅盾《幻灭》:“如果她也有悲哀的时候,大概是想起青春不再。”
画符念咒 瞿秋白《乱弹 哑巴文学》两千多年中国绅士的画符念咒,保持象形文字,垄断着知识,这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绝妙工具。”
庸言庸行 《周易 干》:“庸言之信,庸行之谨。”
诡变多端 宋 苏辙《论吕惠卿》:“怀张汤之辩诈,兼卢杞之奸凶,诡变多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