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明塞聪的成语故事

拼音bì míng sè cōng
基本解释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出处宋 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暂未找到成语蔽明塞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蔽明塞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衣敝履空 | 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历遗公卿,被虚伪名。” |
浅见寡识 | 宋·苏舜钦《上范公参政书》:“今辄条数事,布于左右,非出于浅见寡识。” |
不敢越雷池一步 | 晋 庾亮《报温峤书》:“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步也。” |
进善惩恶 | 唐·白居易《除武元衡门下侍郎平章事制》:“弼违救失,不以尤悔为虑;进善惩恶,不以亲雠自嫌。” |
昌歜羊枣 | 宋 苏轼《答李端叔书》:“不肖为人所僧,而二子独喜见誉,如人嗜昌歜羊枣,未易诘其所以然者。” |
顾大局,识大体 |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我们相信,我们的人民是顾大局、识大体、守纪律的。” |
折节下谋士 | 唐·储光羲《贻鼓吹李丞》:“折节下谋士,深心论客卿。” |
日夜兼程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俱骑了马,连日夜兼程,赶上丧车,护进二贤庄。” |
三臡八菹 | |
梦熟黄粱 | 明·无名氏《鸣凤记·林公避兵》:“只见他一似宰予昼寝,孟轲隐几,梦熟黄粱,庄周梦蝶正颠狂,周公事业成何望!” |
眼光如豆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第一卷:“昔人谓东坡词非正声,此特拘于音调言之,而不究本原所在;眼光如豆,不足与之辩也。” |
鞭辟着里 | 清 李颙《南庠汇语》十六:“一则文字知见义袭于外,原不曾鞭辟着里,真参实悟。” |
书剑飘零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小生书剑飘零,功名未遂,游于四方。” |
感激涕零 | 宋 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 |
一物降一物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1回:“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违了旨意?” |
豆萁相煎 | 林基路《囚徒歌》:“豆萁相煎,便宜了民族仇敌。” |
返本还元 | 元·李寿卿《度柳翠》楔子:“那时着第十六尊罗汉月明尊者,直至人间点化柳翠,返本还元,同登佛会。” |
寸铁杀人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来弄,便不是杀人手段;我则只有寸铁,便可杀人。” |
心甘情原 | |
稽颡膜拜 | |
遗孽馀烈 | |
古心古貌 | 宋·陈亮《谢陈同知启》:“古心古貌,读前辈未见之书。” |
遗风馀思 | |
描眉画眼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一回:“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就会描眉画眼,傅粉施朱。” |
覆餗之忧 | 《晋书·韩伯传》:“于时疆场多虞,宪章罕备,天子居缀旆之运,人臣微覆餗之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