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口同音的成语故事


异口同音

拼音yì kǒu tóng yīn

基本解释不同人说同样的话,形容看法、意见完全一致。

出处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暂未找到成语异口同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异口同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有志不在年高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君命无二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胡编乱造 孙犁《小说杂谈》:“他的小说的失败,并不完全在这结尾上,而在整篇都是胡编乱造。”
听之任之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见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不愤恨,不劝告,不制止,不解释,听之任之,这是第八种。”
腾达飞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
天府之土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燎发摧枯 《隋书·音乐志下》:“攻如燎发,战似摧枯。”
度日如年 宋 柳永《戚氏》:“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
低低切切 清·林觉民《与妻书》:“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
返我初服 三国·魏·曹植《七启》:“愿返初服,从子而归。”
俐齿伶牙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俐齿伶牙。”
休戚与共 明 瞿共美《天南逸史》:“臣与皇上患难相随,休戚与共,愿自不同于诸臣,一切大政自得与闻。”
覆地翻天 元 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哎哟,叫一声覆地翻天。”
雾涌云蒸 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故絪緼相感,雾涌云蒸。”元·王王恽《游泰山杂诗》之六:“绾茁元气同沧海,雾涌云蒸一水山。”
百拙千丑 宋 晓莹《罗湖野录 辩禅师》:“黄龙鼻下无口,当然所见颟顸,至今百拙千丑。”
浃沦肌髓 巴金《秋》:“这是不会竭尽的喷泉,这是浃沦肌髓的甘露。”
健步如飞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一分为二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内忧外侮 蔡东藩《两晋演义》第九十九回:“霸踞关中卅二年,如何豆釜竟相煎!内忧外侮侵寻日,莫怪姚宗不再延。”
朝歌夜弦 唐 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敷张扬厉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文之敷张而扬厉者赋之变体。”
舛错不齐
受怕担惊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恁的般受怕担惊,又不图甚浪酒闲茶。”
使愚使过 宋 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一表》:“前春延安之战,大挫国威,朝廷有使愚使过之议,遂及于臣。”
三复白圭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