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裨益的成语故事


大有裨益

拼音dà yǒu bì yì

基本解释裨益:益处、好处。形容益处很大。

出处《北齐书·唐邕传》:“比及武平之末,府藏渐虚,邕度支取金,大有裨益。”


暂未找到成语大有裨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大有裨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不打不相识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8回:“戴宗道:‘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常言道:不打不成相识。’”
枝附叶连 《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姜维]故自危惧,不复还成都”裴松之注引晋·常璩《华阳国志》:“维恶黄皓恣擅,启后主欲杀之。后主曰:‘皓趋走小臣耳……君何足介意!’维见皓枝附叶连,惧于失言,逊辞而出。”
挟贵倚势 清·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第一卷:“端邸挟贵倚势,盛气凌人,汉大臣中,稍有才具者,必遭忌克。”
流荡忘反 宋·王禹偁《答张知白书》:“后人流荡忘反,盖其得也,荐宗庙,插管弦。”
耳根清净 《圆觉经》上卷:“闻清净故,耳根清净,根清净故,耳识清净。”
通工易事 清·魏源《默觚·治篇》:“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
小打小闹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因为我们讲的战争不是小打小闹,是世界战争。”
截趾适履 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若强为之解,徒见其截趾适履耳。”
螳螂黄雀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打虎功思悬赏,杀人身被官拿,试看螳螂黄雀,劝君得意休夸。”
啸傲风月 茅盾《夜读偶记》五:“他们都是些逃避现实的无病呻吟的梦想家,或者是啸傲风月的隐士。”
得胜回头 元·无名氏《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回头。”
明如指掌 清·冯镇峦《读<聊斋>杂说》:“予于《聊斋》,钩清段明,明如指掌。”
相庄如宾 清·余怀《班桥杂记·丽品》:“苟儿心之所好,虽相庄如宾,性与之洽也。”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一犬吠形,万犬吠声;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八仙过海 明 无名氏《八仙过海》第二折:“则俺这八仙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七大八小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回:“有几张树根的坐具,却是七大八小的不匀。”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八回:“这十二钗说是金陵的,怎么家里这些人如今七大八小的就剩了这几个。”
言笑自如 清·方苞《通议大夫江南布政使陈介墓志铭》:“群夷纵火,牛街镇去城三十馀里,火光烛天。公言笑自如,日夜为守战计,贼不敢逼。”
青春两敌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1回:“妾承兄命,适事君王,妾自以为秦楚相当,青春两敌。”
微名薄利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
宋画吴冶 据《庄子 田子方》载,宋元君召集众画家作画,大家都敬立作画,只有一人回舍,解衣伸腿而坐。宋元君认为他是真正的画师。又据《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载,吴人干将、莫邪夫妇善铸剑。
谲怪之谈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康回倾地,夷羿彃日,木夫九首,土伯三日,谲怪之谈也。”
损己利物 《周书·孝义传序》:“则温枕扇席,无替于晨昏;损己利物,有助于名教。”
汗流洽衣 明·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顷贤郎至,辱华翰奖借,烂然盈楮,不匡其所不及,而假其所不能。读之使人汗流洽衣也。”
天清气朗 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朝不图夕 唐·柳宗元《上广州赵宗儒尚书陈情启》:“某天罚深重,余息苟存,沉窜俟罪,朝不图夕,伏谒无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