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写易字的成语故事

拼音sān xiě yì zì
基本解释晋葛洪《抱朴子 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暂未找到成语三写易字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三写易字)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无穷无尽 | 宋 晏殊《踏莎行》:“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
称贤荐能 | 唐·白居易《有唐善人墓碑》:“接士,多可而有别,称贤荐能,未尝倦。” |
反裘负刍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二四》:“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 |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 汉·刘向《说苑·谈丛》:“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 |
年富力强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 宋 朱熹注:“孔子言后生年富力强,足以积学而有待,其势可畏。” |
无可如何 | 明·李贽《复邓鼎石书》:“虽知情不容己,然亦无可如何。” |
切身体会 | 浩然《艳阳天》第63章:“团支书这几句话,是她这一程子的切身体会。” |
北门之寄 | 《旧唐书 李自良传》:“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 |
十转九空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岂知家私有数,经不得十转九空,似此三年,渐渐凋耗。” |
波涛滚滚 | 元·郑廷玉《楚宫》:“便有那波涛滚滚长江限,假若是无敌手战应难。” |
肤见謭识 | |
切齿痛心 | 《战国策 燕策三》:“此臣日夜切齿腐心也。”《史记 刺客列传》:“此臣之日夜切齿腐心也。” |
抚胸呼天 | 宋·陈亮《祭章孟容文》:“今昔见君,累然在疚,抚胸呼天,天不我覆。” |
吃大锅饭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或是大家女儿,又说是吃大锅饭的儿女,不知民间疾苦,那晓得撑持家事?” |
狼嚎鬼叫 | |
补天浴日 | 《宋史 赵鼎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 |
知过必改 |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
慧心妙舌 | |
盗钟掩耳 |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音。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伤财劳众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0回:“毕竟鳅船难取胜,伤财劳众枉徒然。” |
一班一级 | 《旧唐书 武帝纪》:“寒士纵有出人之才,登第之后,始得一班一级,固不能熟习也。”《新唐书 韦表微传》:“爵禄譬滋味也,人皆欲之,吾年五十,拭镜剪白,冒游少年间,取一班一级,不见其味也。” |
龙蟠凤翥 | 宋·苏轼《水龙吟》词:“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翥。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 |
莫兹为甚 | 《宋史·谢绛传》:“亏体伤风,莫兹为甚。” |
握手极欢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
琴瑟和同 | 元·乔吉《扬州梦》第二折:“再不趁蝶使蜂媒厮断送,再不信怪友狂朋厮搬弄,但能够鱼水相逢琴瑟和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