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节流的成语故事


开源节流

拼音kāi yuán jié liú

基本解释开源:开辟水源;节流:节制水流。开辟收入的新来源;节制支出;减少消耗。比喻增收节支。

出处荀况《荀子 富国》:“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开源节流的典故

战国时期,思想家荀况在《富国篇》中阐述富国的策略,若要国家富强,就要爱护百姓,在收支上开源节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去发展生产,国家才能富强。如果不顾生产,只顾浪费物资,百姓就会十分贫困。所以“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开源节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纸包不住火 古华《芙蓉镇》第二章:“纸包不住火……那笔款子,你收留不得。”
怒气冲天 元 杨显之《潇湘雨》四:“只落口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地狱变相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吴道子画地狱变相,都人咸观,惧罪修善。”
落草为寇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某今在这宜秋山虎头寨,落草为寇,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柳街花巷 清 李渔《蜃中楼 双订》;“收藏,情随物赠,休掷在柳街花巷;更莫向人前夸示,卖弄轻狂。”
看家本领 茅盾《清明前后》第三幕:“为民兄,您再教它几句您的看家本领。”
不省人事 《明史 艾穆传》:“穆遣戍凉州,创重不省人事,既而复苏,遂诣戍所。”
劈头劈脑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无可奈何。”
祸福相倚 先秦 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扞格不通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一回:“其余十八行省,那一处不是执迷不化,扞格不通呢?”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姚安公曰:‘天下本无事,庸人自召之’,其此公之谓乎?”
脸红筋涨
颠来播去 许地山《空山灵雨·海》:“我们只能把性命先保住,随着波浪颠来播去便了。”
飞熊入梦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拈花摘艳 明·宋濂《<水云亭小稿>序》:“若夫拈花摘艳,劝淫蛊俗者之为,则当斥而弃之尔。”
未知所措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一分为二 宋·邵雍《皇极经世绪言》第七卷:“是故一分为二,二分为四。”
饶有兴趣 王朔《动物凶猛》:“看到米兰和留在亭子里的高家哥俩从容、饶有兴趣地聊起来,我感到欣慰。”
三折其肱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旋乾转坤 唐 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
允理惬情 《南史·顾凯之传》:“常谓中都之制,允理惬情。”
千里神交
出语成章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玄奘精通汉梵文,又深探佛学,译经出语成章,笔人随写,即可披玩。”
泣血捶膺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一回:“太太毕竟是个女人,没有气力,拗他不过,索性躺在楼板上,泣血捶膺的,一直哭到半夜。”
断瓦残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