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罚敕法的成语故事


明罚敕法

拼音míng fá chì fǎ

基本解释罚:刑罚;敕:整饬。严明刑罚,整顿法度。

出处《周易 噬嗑》:“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暂未找到成语明罚敕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明罚敕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形影相随 唐 崔峒《江山书怀》:“登高回首罢,行影自相随。”
肺腑之言 元 郑德辉《刍梅香》第二折:“小生别无所告,只索将这肺腑之言,实诉与小娘子。”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春露秋霜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胡肥锺瘦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比葫芦画瓢
穿云裂石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一》:“既奏新曲,又快作数弄,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坐客皆引满醉倒。”
衣冠济济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2出:“自来不识恁底,平日我衣冠济济。”
惊弦之鸟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闻弦音引而高飞,故疮陨也。”
天下为公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谠言嘉论 《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家至户晓 《旧唐书 魏漠传》:“虽然,疑似之间,不可家至而户晓。”
甘心情愿 宋 王明清《摭青杂说 项四郎》:“此事儿甘心情愿也。”
阴错阳差 明 阮大铖《燕子笺 轰报》:“摊开纸条,把解状元怎阴错阳差报。”
遇事掣肘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4回:“后来被贾总办晓得了,反说他有意霸持,遇事掣肘。”
答问如流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6回:“此时秦宓语言清朗,答问如流,满座皆惊。”
尊贤使能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清如水,明如镜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在河南的时候,不肯赚朝廷一个大钱,不肯见老百姓受一分累,是一个清如水,明如镜的好官。”
别有人间 清 卓发之《裓园嫘史》诗序:“清凉山之畔,竹径数转,别有人间。”
真人面前不说假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南康军云居山了元佛印禅师》:“真人面前不说假,佛也安,祖也安。”
无为自成
鸿鶱凤立 唐·李白《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鸿鶱凤立,不循常流。”
充闾之庆 《晋书·贾充传》:“贾充,字公闾,平阳襄陵人也。父逵魏豫州刺史、阳里亭侯。逵晚始生充,言后当有充闾之庆,故以为名字焉。”
匪异人任 孙中山《救国之急务》:“吾四万万同胞乎!诸君固民国之主人也,唤起天下,驱除此丑类者,匪异人任。”
后实先声 明·陶宗仪《辍耕录·檄》:“一战乘胜而渡江,诸将列降而献土,厥角稽首,迎我前矛,后实先声,易如破竹,昭天顺人信之助,成我风行草偃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