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深远的成语故事

拼音yù yì shēn yuǎn
基本解释寄托或隐含的意思很深(多指语言文字或艺术作品)。
出处宋 沈作喆《寓简》卷一:“诗之作也,其寓意深远,后之人莫能知之其意之所在也。”
暂未找到成语寓意深远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寓意深远)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神鬼莫测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诸将皆拜伏曰:‘丞相机算,神鬼莫测。’” |
少年老诚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现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见的那个少年老诚的玉郎了。” |
而立之年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火烛小心 | 清 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你点火把送贾老爷回府,你就家去罢。家中门户火烛小心。” |
目中无人 | 《说唐》第七回:“你看他目中无人,待我去打这狗头下来。” |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 《左传 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 | 语出唐太宗《帝范》卷四:“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
三寸鸟,七寸嘴 | |
扫地以尽 | 清 梁启超《新民议 禁早婚议》:“一群之道德法律,且将扫地以尽。” |
纡佩金紫 | 汉 蔡邕《陈太丘碑文》:“纡佩金紫,光国垂勋。” |
七步成章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丕又曰:‘七步成章,吾犹以为迟。汝能应声而作诗一首否?’” |
旷日离久 | 《韩非子·说难》:“夫旷日离久,而周泽既渥,深计而不疑,引争而不罪,则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饰其身,以此相持,此说之成也。” |
王佐之才 | 《汉书·董仲舒传赞》:“刘向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材,虽伊、吕亡以回。” |
对屠门而大嚼 | 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西向笑;知肉美味,则对屠门而大嚼。” |
貌是心非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汝近乃作负心事,知从前规言矩步,皆貌是心非,今不复畏汝矣。” |
碍难遵命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4回:“防务吃紧,兵不敷用,职守所在,碍难遵命。” |
英明果断 | |
从井救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 |
诛心之论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0回:“那时他虽满嘴只说未将剪子带来,其实只想以手代剪。这个‘撕’字乃诛心之论,如何不切!” |
赏罚不当 | 汉·贾谊《新书·过秦中》:“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
包罗万有 | 郭沫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他所关心的事,真是包罗万有。” |
救人须救彻 | 明·沈受先《三元记·毁券》:“你身无盘费,岂能同去,若又拆散,不如不救你了。自古道救人须救彻,叫当直的,银子取五两过来。” |
三头两绪 | 宋 朱熹《答张敬夫书》:“则不免将一个心把捉另一个心,外面未有一事时,里面已是三头两绪。” |
须眉巾帼 | 柳亚子《长松山房歌》:“放毫谁写长松图?须眉巾帼南海何。” |
疾风骤雨 | 《淮南子 兵略训》:“何谓隐之天?大寒甚暑,疾风暴雨,大雾冥晦,因此而为变者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