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从腹诽的成语故事

拼音miàn cóng fù fěi
基本解释诽:毁谤。表面顺从,心里不以为然。
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六十三回:“世兄果为嫌家伯语重,何难回头是岸,万不可面从腹诽。”
暂未找到成语面从腹诽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面从腹诽)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字里行间 | 南朝 梁 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
带水拖泥 | 宋·叶適《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
举世闻名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
纳履决踵 | 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 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
吞舟是漏 | 《南史·陈庆之传》:“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
一饥两饱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钱兴日逐做些小经纪供给家主,每每不敷,一饥两饱。” |
鹤算龟龄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投笔记·班超庆寿>》:“但愿鹤算龟龄,地久天长。” |
笔底春风 | 元 黄溍《瑶池春宴图》诗:“西飞青雀几时还,贝阙琳宫缥缈间,笔底春风殊未老,蟠桃积核已如山。” |
效颦学步 | 明李贽《答耿司寇书》:“且克明何如人也,筋骨如铁,而肯效颦学步从人脚跟走乎!” |
日月参辰 | 元 萧得祥《杀狗劝夫》第一折:“也不是我特故的把哥哥来恨,他他他,不思忖一爷娘骨肉,却和我做日月参辰。” |
轻薄无行 | 《晋书·华表传》:“恒为州大中正,乡人任让轻薄无行,为恒所黜。” |
入鲍忘臭 | 南朝·梁·萧纲《与湘东王书》:“入鲍忘臭,效尤至祸。” |
假途灭虢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6回:“此乃假途灭虢之计也。虚名收川,实取荆州。” |
顾犬补牢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待贾而沽 | 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三妻四妾 | 清 李渔《风筝误 逼婚》:“你做状元的人,三妻四妾,任凭再娶。” |
计尽力穷 | 《周书 韦孝宽传》:“齐人历年赴救,丧败而反,内离外叛,计尽力穷。” |
难以逆料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凡事如此,难可逆料。” |
凿坏以遁 | 《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
覆餗之衅 | 《晋书·蔡谟传》:“上亏圣朝栋隆之举,下增微臣覆餗之衅,惶惧战灼,寄颜无所。” |
进退消长 | 清·魏源《〈武进庄少宗伯遗书〉序》:“君在乾隆末,与大学士和珅同朝,郁郁不合,故与《诗》《易》君子小人进退消长之际,往往发愤慷慨,流连太息,读其书可以悲其志云。” |
多言或中 | 《云笈七签》卷七十:“凡我同志,庶几于此者,要在细求真诀,务以师授,不可以谀闻浅说、多言或中之义,所希企及矣。” |
四海鼎沸 | 《三国志·蜀志·谯周传》:“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晋书·祖逖传》:“若四海鼎沸,豪杰并起,吾与足下,当相避于中原耳。” |
神怒人怨 | 《晋书·殷诰传》:“神怒人怨,众之所弃。倾危多忧,将及社稷。” |
横无忌惮 | 郭沫若《羽书集·告国际友人书》:“这种狂暴的行为,就是未开化的蛮人都是不能做出的,而日本军部横无忌惮地,在二十世纪开明的今日,不惜一演再演地引以为快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