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据一方的成语故事

拼音gē jù yī fāng
基本解释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亦作“各霸一方”。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1卷:“方今朝政颠倒,宦官弄权,官家威令不行,天下英雄皆有割据一方之意。”
暂未找到成语割据一方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割据一方)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争先恐后 | 明 屠勋《屠康僖公集 重建陡门桥记》:“匪公帑而乐施者争先恐后。” |
红袖添香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31回:“从此绿鬟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
气急败坏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只见数个小喽罗气急败坏,走到山寨里叫道:‘苦也!苦也!’” |
成群结党 |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二章第二节:“但是这人却是鬼计多端,有不少的成群结党的党徒。” |
急不可耐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六个人刚刚坐定,胡统领已急不可耐,头一个开口就说:'我们今日非往常可比,须大家尽兴一乐。'” |
长街短巷 | 《醒世恒言 卖郎独占花魁》:“[朱重]放下被窝等件,买巨锁儿锁了门,便往长街短巷,访求父亲。” |
一举千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
扼吭拊背 | 清 魏源《圣武记》第14卷:“如何而形格势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闻其宜忌,可乎?” |
金马碧鸡 |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蘸祭而致,于是遣谏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
德隆望尊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
攘外安内 |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
螳螂黄雀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打虎功思悬赏,杀人身被官拿,试看螳螂黄雀,劝君得意休夸。” |
昏昏沉沉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
遗编绝简 | 唐·怀素《自叙》:“遗编绝简,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无疑滞。” |
如鱼似水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卷:“那田氏比先前二妻,更有姿色。肌肤若冰雪,绰约似神仙。庄生不是好色之徒,却也十分相敬,真个如鱼似水。” |
倒枕捶床 | 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短叹常吁,千声万声,倒枕捶床,到三更四更。” |
力学不倦 | 《旧唐书 子繁传》:“以其警悟异常,泌之故人为宰相,左右援拯,后得累居郡守,而力学不倦。” |
甘旨肥浓 | 南朝·梁·沈约《述僧中食论》:“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 |
碎尸万段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二回:“林冲喝道:‘你这个害民强盗,我早晚杀到京师,把你那厮欺君贼臣高俅,碎尸万段,方是愿足。’” |
不知自量 | |
稳稳静静 | |
混造黑白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回:“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倘有混造黑白之人,那时妹子求死不得。” |
跅幪不羁 | |
江山半壁 | |
擿埴索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