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洁行的成语故事

拼音xiū shēn jié xíng
基本解释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出处《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暂未找到成语修身洁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修身洁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飞蛾扑火 |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两相情原 | |
不进则退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卷:“凡人不进则退也。” |
皮里抽肉 | 元·关汉卿《谢天香》第四折:“你觑我皮里抽肉,你休问我可怎生骨岩岩脸儿黄瘦。” |
手无缚鸡之力 | 元 无名氏《赚蒯通》第一折:“那韩信手无缚鸡之力,只淮阴市上两个少年要他在胯下钻过去,他就钻过去了。” |
唯命是从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
救寒莫如重裘 | 汉 徐幹《中论 虚道》:“语称:‘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修身,疗暑莫如亲冰。’信矣哉!” |
耳闻不如面见 | 汉朝刘向《说苑 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
见微知著 |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不绝如带 | 《史记 袁盎晁错列传》:“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 |
窥见一斑 | 《高子遗书 会语九八》:“一向不知阳明、象山学问来历,前在舟中似窥见其一斑。” |
得意忘象 | 唐·梁肃《止观统例议》:“非夫聪明深达,得意忘象,其孰能知乎?” |
尽入彀中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述进士》:“(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 | 清·张南庄《何典》第二回:“老话头:不怕官,只怕管。在他檐下过,不敢不低头。只得要将铜钱银子出去打点。” |
让枣推梨 | 《梁书 王泰传》:“年数岁时,祖母集诸孙侄,散枣栗于床上。群儿皆竞之,泰独不取。”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李贤注引《孔融家传》:“年四岁时,每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 |
桑间之咏 | 明·杨循吉《蓬轩吴记》上卷:“其集多桑间之咏,不足传也。” |
感激涕零 | 宋 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 |
谈圆说通 | 明·高攀龙《答叶台山书》:“宁禀前哲之矩,硁硁为乡党自好,而不敢谈圆说通,自陷于无忌惮之中。” |
白面书郎 | 唐 白居易《重过秘书旧房因题长句》:“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颜赞善来。” |
相与一口 | 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相与一口,惑主败法,以乱士民。” |
功完行满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 |
星流电激 | 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故絪缊相感,雾涌云蒸,嘤鸣相召,星流电激。” |
呼天吁地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马介甫》:“[异史氏曰]恶乎哉!呼天吁地,忽尔披发向银床。” |
诸法实相 | 《法华经·方便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
叩角商歌 | 《琴操》:“宁戚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齐桓公闻之,举以为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