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丝析缕的成语故事


分丝析缕

拼音fēn sī xī lǚ

基本解释喻明察入微。

出处明·徐渭《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分丝析缕,不以善小而弗旌。”


暂未找到成语分丝析缕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分丝析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叱咤风云 《晋书 乞伏炽磐载记论》:“炽磐叱咤风云,见机而动。”
十二金牌 《宋史 岳飞传》:“言飞孤军不可久留,乞令班师。一日奉十二金字牌,飞愤惋泣下。”
金碧辉煌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回:“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碧辉煌。”
危在旦夕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太史慈传》:“今管亥暴乱,北海被围,孤穷无援,危在旦夕。”
鹑衣百结 宋 李昉《太平广记》:“时有一人,鹑衣百结,颜貌憔悴,亦往庙所。”
恶言詈辞 宋·王观国《学林·冰》:“愈独判二年,日与宦者为敌,相伺候罪过,恶言詈辞,狼藉公牒。”
反正拨乱 语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安常履顺 清 方苞《方任二贞妇传》:“凡士之安常履顺而自检其身,与所以施于家者,其事未若二妇人之艰难也,而乃苟于自恕,非所谓失其本心者与?”
气咽声丝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打的你气咽声丝。”
举步如飞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42回:“宗保举步如飞,向马后赶上,踊身一跃,跳上了马。”
待时而动 《周易 系辞下》:“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不以人废言 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半信不信 三国 魏 嵇康《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苟卜筮所以成相,虎可卜而地可择,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
矜能负才 《晋书·唐彬传》:“邓艾忌克诡狭,矜能负才,顺从者谓为见事,直言者谓之触迕。”
犬马齿穷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皇甫规传》:“臣素有固疾,恐犬马齿穷,不极大恩。”
鼪鼬之迳
明媒正礼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老爷老奶奶明媒正礼与大爷娶的正头妻,上边放着老爷老奶奶,谁敢休?”
抱朴含真 《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晋 陶潜《劝农》:“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习而不察 战国·宋·孟轲《孟子》:“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
戮力壹心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臧昭伯率从者将盟,载书曰:‘戮力壹心,好恶同之。’”
真龙活现 蒋光慈《短裤党》二:“他每一次所做的传单,都是说的真龙活现也似的。”
藏锋敛锐 清 李渔《比目鱼 窃发》:“俺山大王前次出兵……被他伏下火攻,烧坏我许多猛兽,只得逃入深山,藏锋敛锐,休息了半年,才觉得精还力复。”
反侧获安 唐·陆贽《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昨者改元施令,悔往布新,将反侧获安,则干戈日弭。”
堙谷堑山 郭沫若《宿楚雄》诗:“堙谷堑山通缅藏,经天纬地造蓬莱。”
蠹国残民 宋 苏轼《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乃者奸言诐行,蠹国残民之状,论者纷然,方议其罪,而悖德隐恶,达于朕听,考实其状,至不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