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男挟女的成语故事


拖男挟女

拼音tuō nán xié nǚ

基本解释拖:牵引;挟:夹在胳膊下。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暂未找到成语拖男挟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拖男挟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庖丁解牛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
连抵其隙
不识之无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善刀而藏 《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采擢荐进 唐·韩愈《感二鸟赋》:“乃反得蒙采擢荐进,光耀如此。”
日薄虞渊 《淮南子·天文训》:“扞日呴至于虞渊,是谓黄昏。”庄逵吉校:“《太平御览》作‘薄于虞渊’。”
谋及庶人 《尚书·洪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
膏腴之地 汉·贾谊《过秦论》:“东割膏腴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才气过人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鼎鼎有名 宋 陆游《岁晚书怀》:“残岁堂堂去,新春鼎鼎来。”
统筹兼顾 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第一幕:“不是这样统筹兼顾,天京一定难保。”
辞严谊正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六》:“蕃武忠君爱国,辞严谊正,不暇自恤,枚蹈危机,其失在于疏尔。”
百步无轻担 明·张景《飞丸记·交投设械》:“早起跑到日头晏,方知百步无轻担。”
目呆口咂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2回:“寨中这些兵卒,多是强盗出身,何曾看见如此礼物,见了个个目呆口咂,连尤俊达与连巨真亦啧啧称羡。”
法家拂士 《孟子·告子下》:“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宁馨儿 《晋书·王衍传》:“何物老妪,生宁馨儿!”
欺世惑众
拖浆带水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58回:“若拖浆带水,就不是汉子了。”
木坏山颓 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103首:“今年闻委化之信,凡在士林,靡不异声同叹……有如木坏山颓。”
雕心雁爪 元 马致远《汉宫秋》楔子:“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
野马无缰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四回:“天机有碍尖还钝,野马无缰快已迟。”
榱崩栋折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张季直致北京电》:“况政府有榱崩栋折之忧,于两公有送袍推襟之素,其敢不罄所识虑,尽言于善人。”
拔地参天 郭沫若《春天的信号》:“虽然只是一根嫩苗,只要它不遭遇斧斤,我们可以预言,它一定会拔地参天。”
何思何虑 《周易·系辞》:“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广厦万间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