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先生的成语故事

拼音hǎo hǎo xiān shēng
基本解释指不坚持原则;对谁也不敢或不愿得罪的人。
出处元 无名氏《水仙子 冬》曲:“只不如胡卢兄弟每日相逐趁,到能够吃肥羊饮巨觥,得便宜是好好先生。”
好好先生的典故
刘备投奔荆州牧刘表后,深感要扩大自己的力量,必须得到有智谋的人辅佐。他听说有个名叫司马徽的人,在襄阳地区很有声望,特地去拜访他,请教他对天下大势的看法。就在这次会见中,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两个俊杰,一个是诸葛亮,一个是庞统。后来,这两人都成为刘备的重要谋士。司马徽善于识别人才,但由于当时社会斗争相当复杂,他自己却经常装糊涂,从来不说别人的短处,不管是好是歹,他总是回答“好”。日子久了,他也就成为“好好先生”。二天,他在路上碰到一位熟人。那人问他近来身体是否安好。司马徽回答说:“好”。又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前来拜访,伤心地谈起了自己的儿子死了。不料,司马徽听了竟说:“太好”。他的妻子等朋友走后责备他说:“人家以为你是有德行的人,所以直言相告。哪里有听别人说儿子死了,反而说好的?”司马徽回答说:“好啊,你的话也是太好。”妻子听了,弄得哭笑不得。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好好先生)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打肿脸充胖子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十章:“打肿脸充胖子,你还知道羞耻不?” |
比肩叠踵 | 清 陈康棋《郎潜纪闻》卷一:“辽沈旧人,胜朝遗耈,比肩叠踵,同掌丝纶。” |
不修边幅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序致》:“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
挟天子以令诸侯 |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必从,然谓之尊君则不可。” |
小偷小摸 | 王朔《谁比谁傻多少》:“什么丢了大家可以帮你找,咱们这儿可没有小偷小摸的人。” |
贪大求全 | |
旁求俊彦 | 《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 |
鸟枪换砲 | |
云奔潮涌 |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一卷:“千乘万骑,如云奔潮涌,四方万姓,如鳞次蚁聚。” |
平白无辜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一回:“这样说,你竟是个平白无辜人了。” |
昏镜重磨 | 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三折:“投至今日,得见孔目哥哥呵!似那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
跃跃纸上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即劣如秃僮,傻如跛婢,戆如屠户,懒如酒徒,淫如碧桃,狠如肇受,亦各有真面面,跃跃纸上。” |
八珍玉食 | 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
五行八作 | 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没你这一行。” |
龟鹤遐寿 | 《抱朴子·对俗》:“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
蜂屯蚁杂 | 唐 韩愈《送郑尚书序》:“撞搪呼号以相和应;蜂屯蚁杂,不可爬梳。” |
以身许国 | 《南史 羊侃传》:“久以淡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 |
失林之鸟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三回:“何乃进不偶用,退不获安,呼吸若穷池之鱼,行止比失林之鸟,忧伤之心,不能亡已!” |
污言秽语 | 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0回:“污言秽语嘲骂不说,甚至大轿子抬过街上,冷不丁就会有一块石头投掷过来。” |
铄金毁骨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兽穷则齧 | |
不知寝食 | |
亲不隔疏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0回:“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隔疏,后不谮先’也不知道?” |
椎埋穿掘 | 《文选 孙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椎埋穿掘之党,阡陌成群。”张铣注:“椎埋,谓劫杀人而埋之;穿掘,谓发冢而取物。” |
如履春冰 | 唐·刘禹锡《让同平章事表》:“退思尘忝,如履春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