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愤展布的成语故事

拼音fā fèn zhǎn bù
基本解释发愤:下决心,立志;展:伸展;布:展开;展布:施展才能、抱负。发奋振作,施展才能。
出处康有为《大同书》戍部第一章:“则一现女身,纵天地予以奇才,无复有发愤展布之日,仅为一家一姓育子女。”
暂未找到成语发愤展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发愤展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风流人物 |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
梦中说梦 |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596卷:“复次善勇猛,如人梦中说梦所见种种自性。如是所说梦境自性都无所有。何以故?善勇猛,梦尚非有,况有梦境自性可说。” |
总而言之 | 《周易 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唐 孔颖达疏:“总而言之,皆虚无之谓也。” |
巷尾街头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一:“问:'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日:'街头巷尾。'” |
飞蝇垂珠 | 《旧唐书·白居易传》:“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 |
与草木同腐 | 宋·苏轼《太息送秦少章》:“虽然,自今观之,孔北海、盛孝章犹在世,而向之讥评者,与草木同腐久矣。” |
寂寂无闻 | 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
利利索索 | 萧红《旷野的呼喊》:“要干,拍拍屁股就去干,弄得利利索索的。” |
一线希望 | 丁玲《水》:“他们还留着一线希望,这希望使他们一天一天地瘦起来,然而却一天一天地清醒起来了。” |
东西南北 |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东西南北,谁敢安处。” 《礼记·檀弓上》:“今丘(孔子)也,东西南北之人也。” |
心惊胆寒 | 明·李日华《南西厢记·飞虎授首》:“心惊胆寒,浑身上淋漓雨汗。” |
殚思极虑 | 唐 白居易《策头》一:“殚思极虑,以尽微臣献言之道乎!唯以直辞,昧死上对。” |
三战三北 | 《国语·吴语》:“吴师大北。越之左军右军,乃遂涉而从之,又大败天没。又郊败之。三战三北,乃至于吴。” |
冤家宜解不宜结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二回:“常言道:‘冤家宜解不宜结。’那人来惹我,尚然要忍耐,让他几分,免了多少是非。” |
倾家败产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为这点小事弄的人家倾家败产,也不算什么能为!” |
靡靡之乐 | 《韩非子·十过》:“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先此声者,其国必削。”《史记·殷本纪》:“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
演武修文 |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一折:“那其间教训成人,演武修文,重掌三军。” |
九死一生 | 战国 楚 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唐 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
断怪除妖 | 明·无名氏《大破蚩尤》第二折:“我我我,仗神锋断怪除妖,是是是,赁道法驱邪斩虎。” |
水色山光 | 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
积习成常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暑亵薄日,自使人黑,积习成常,以黑为美。” |
百灵百验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人多晓得柳庄神相,却不知其子志彻传了父术,也是一个百灵百验的。” |
相机观变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0回:“元帅屯兵于郝山矶,相机观变,可以万全。” |
使愚使过 | 宋 范仲淹《让观察使第一表》:“前春延安之战,大挫国威,朝廷有使愚使过之议,遂及于臣。” |
比物丑类 | 《礼记 学记》:“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郑玄注:“以事相况而为之。丑,犹比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