硁硁之见的成语故事


硁硁之见

拼音kēng kēng zhī jiàn

基本解释硁硁:浅陋而又固执的样子。坚持自己看法的谦词。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暂未找到成语硁硁之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硁硁之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慌不择路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看看天色将晚,脚又疼,肚又饥,正是慌不择路,望山僻小径只顾走。”
六合之内 《庄子·齐物论》:“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存。”
发上指冠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盗跖闻之,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马上房子 明 戚继光《练兵实纪杂集 登坛口授》:“何谓‘马上房子’?只是眼前奉承过去,心中已不然其言。”
处心积虑 《穀梁传 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学行修明 《北史·崔鉴传》:“父绰,少孤,学行修明。”
鹤亦败道 《冷斋夜话》:“渊材嗟咨曰:‘鹤亦败道!’”
弄神弄鬼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如今乐了十年,不知怎么弄神弄鬼,求了主子,又选出来了。”
发植穿冠 《淮南子 泰族训》:“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瞋目裂眦,发植穿冠。”
气咽声丝 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三折:“打的你气咽声丝。”
攀车卧辙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更始元年,遣使征霸,百姓老弱相携号哭,遮使者车,或当道而卧。”
瓮声瓮气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早听见门里看家的狗,瓮声瓮气如恶豹一般顿着链子咬起来。”
上梁不正下梁歪 晋 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直捷了当 鲁迅《坟·灯下漫笔》:“但措施太绕弯子了。有更其直捷了当的说法在这里。”
言从计听 清·洪昇《长生殿·贿权》:“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这就里机关不易言。”
众犬吠声 汉 应劭《风俗通 怪神 李君神》:“众犬吠声,因盲者得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沲。”
改弦易张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论》:“休以旧爱宿恩,任用兴布,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知己乎?”
至仁无亲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运》:“请问至仁?庄子曰:‘至仁无亲。’”
适时应务 《魏书·良吏传序》:“但廉平常迹,声问难高;适时应务,招响必速。”
侍执巾节
火龙黼黻 《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
登高履危 《淮南子 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
河涸海干 《三峡五义》第五五回:“谁知那姓展的不知好歹,他说菜是剩下的,酒是浑的,坛子也摔了,盘子碗也砸了,还骂了个河涸海干。”
言之有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