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能兼备的成语故事


材能兼备

拼音cái néng jiān bèi

基本解释材:通“才”。才智和能力都具备。

出处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王焕也空学的文武双全,培养得材能兼备。”


暂未找到成语材能兼备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材能兼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伸手不见五指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4卷:“只听得一阵风过处,天昏地黑,鬼哭神嚎,眼前伸手不见五指,一时晕倒了。”
初写黄庭 魏晋时人所写《黄庭经》帖,为后世学写小楷的范本,相传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之语。
妙手空空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玉公子》:“昨有妙手空空,伏兄卧室,窥伺久矣。”
随心所欲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终是个不能安分守理的人,一味的随心所欲。”
面如冠玉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膏肓泉石 明·洪应明《菜根谭》:“无膏肓泉石之癖,而常自醉酒耽诗。”
反朴归真 鲁迅《花边文学 玩笑只当它玩笑(下)》:“连刘先生似的想白话‘返朴归真’的意思也全没有。”
禁舍开塞 《尉缭子 制谈》:“今天下诸国,士所率无不及二十万之众,然不能济功名者,不明乎禁舍开塞之道也。”
燕处焚巢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鱼游釜底,燕处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频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异是耶?”
批吭捣虚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一折:“凡为元帅须要机谋,批吭捣虚,为头说谎,调皮无赛。”
言犹在耳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七年》:“今君虽终,言犹在耳。”
狂吟老监 宋·周密《一萼红·登蓬莱阁有感》词:“为唤狂吟老监,共赋销忧。”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宋·马永卿《懒真子》第三卷:“夫为人画策,则工;若自为计,多拙。故曰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撩虎须
乘龙配凤 柳琴戏《状元打更》:“沈文素呀!沈文素!你蟾宫折桂,莫大还有乘龙配凤的好运么?”
豪言壮语 茅盾《老兵的希望》:“即使他的作品有革命乐观主义的豪言壮语,那么未必有大气磅礴,感人极深。”
顽固不化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六回:“卑府从前在那府里,也做过一任知县,地方上的百姓,极其顽固不化。”
群居穴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人人抵掌,欲为不善之计。”
瑚琏之器 《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固壁清野 《北齐书·李浑传》:“社客(崔社客)宿将多谋,诸葛亮城各自保,固壁清野。”
万夫不当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二折:“吕布有万夫不当之勇。”
移风革俗 《魏书 高闾传》:“移风革俗,天保载定。”
神摇意夺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画壁》:“朱注目久,不觉神摇意夺,恍然凝思,身忽飘飘,如驾云雾。”
使心作幸 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都为他皓齿明眸,不由我使心作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