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浮沉的成语故事


与时浮沉

拼音yǔ shí fú chén

基本解释与世俗潮流一起俯仰。与随波逐流,没有自己独立的处事方针。

出处《晋书·王戎传》:“自经典选,未尝进寒素,退虚名,但与时浮沉,户调门选而已。”


暂未找到成语与时浮沉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与时浮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闭门思过 宋 徐铉《亚元舍人猥贻佳作因为长歌聊以为报》:“闭门思过谢来客,知恩省分宽离忧。”
娥皇女英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于是尧妻之二女。”
晨兢夕厉 《宋书·袁粲传》:“朕以眇疚,未弘政道,囹圄尚繁,枉滞犹积,晨兢夕厉,每恻于怀。”
一饮一啄 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恩威并行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端本正源 《晋书·殷仲堪传》:“端本正源者,虽不能无危,其危易持。”
天开地辟 宋·欧阳修《晋祠》诗:“天开地辟真主出,犹须再驾方凯旋。”宋·洪适《奉礼歌》:“斗转参横将旦,天开地辟如春。”元·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套曲:“天开地辟由盘古,人物才分下土。”
贪位慕禄 明·李贽《焚书·答邓明府》:“而所以诏学者,则必曰专志道德,无求功名,不可贪位慕禄也,不可患得患失也。”
绝长补短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正心诚意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搴旗斩将 《吴子·料敌》:“然则一军之中,必有虎贲之士,力轻抗鼎,足轻戎马,搴旗斩将,必有能者。”
浩浩汤汤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慷慨激扬 《周书·韦孝宽传》:“孝宽慷慨激扬,略无顾意,士卒莫不激励,人有死难之心。”
毁风败俗 《晋书 刘毅传》:“毁风败俗,无益于化;古今之失,莫大于此。”
意气高昂
明来暗往 浩然《艳阳天》第120章:“马小辫跟马之悦明来暗往,大伙儿嘴上不说,心里都有数目字儿。”
道不举遗 《新唐书·阚祾传》:“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祾案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
莫可奈何 郭沫若《女神 湘累》:“他们见了凤凰要说是鸡,见了麒麟要说是驴马,我也把他们莫可奈何。”
灸艾分痛 《宋史 太祖纪三》:“太宗尝病亟,帝往视之,亲为灼艾。太宗觉痛,帝亦取艾自灸。”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庄子 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俭不中礼 《诗经 唐风 蟋蟀序》:“《蟋蟀》,刺晋僖公也。俭不中礼,故作是诗以闵之。”
龙伯钓鳌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一钓而连六鳌。”
永无宁日 邓小平《组成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集体》:“或者人民认为是个平平庸庸体现不出中国前途的班子,将来闹事的情形就还会很多很多,那就真正要永无宁日。”
危言逆耳 明·李东阳《太白行》:“龙攀凤附不自由,何乃弃君来事仇。危言逆耳谁为谋?”
宵旰攻苦 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一百韵》诗:“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