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请高明的成语故事

拼音lìng qǐng gāo míng
基本解释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6回:“倘若这女客不要,还得主人另请高明。”
暂未找到成语另请高明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另请高明)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原原本本 | 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元元本本,数始于一。” |
全受全归 | 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父母全而生之,于全而归之,可谓孝矣。” |
料峭春寒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春寒料峭,冻杀年少。” |
顿学累功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
一把手 | 朱自清《三家书店》:“剑桥是第一把手。” |
安家立业 | 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代序)》:“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 |
膝行而前 | 《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
数往知来 | 《周易 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
礼仪之邦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
爱民如子 |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 |
食子徇君 | |
虹霓吐颖 | |
父子兵 | 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
刻画入微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本来就是最好的话题,胡雪岩又有意刻画入微,所以把王有龄夫妇听得津津有味。” |
日月如箭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俗云日月如箭……转瞬便隔了年头。” |
仰事俯畜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
济胜之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栖逸》:“许询好游山水,而体便登垑,时人云:‘许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 |
奉为圭臬 | 清 钱泳《履园丛话》:“三公者,余俱尝亲灸,奉为圭臬,何敢妄生议论。” |
趁波逐浪 | 元 尚仲贤《柳毅传书》第四折:“谁想并头莲情断藕丝长,搬调的俺趁波逐浪。”元 石德玉《紫云亭》第四折:“当日个为多情一曲《满庭芳》,曾贬得苏东坡也趁波也趁波逐浪。” |
投杼市虎 | 南朝·宋·臧质《举兵上表》:“蔽于流议,投杼市虎,成于十夫。” |
扇席温枕 | 《南史·刘苞传》:“奉君母朱夫人及所生陈氏并扇席温枕,叔父绘常叹伏之。” |
言芳行洁 | 清·方文《赠别周颖侯》诗:“言芳行洁师古人,白玉不肯污纤尘。” |
百般无赖 | |
论功行封 | 《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
丰年补败 | 《谷梁传·庄公二十八年》:“古者税什一,丰年补败,不外求而上下足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