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仁得仁的成语故事


求仁得仁

拼音qiú rén dé rén

基本解释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暂未找到成语求仁得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求仁得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叫化子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四回:“管他有衣服没衣服,比要饭的叫化子总强点,就算那间厨房旁边的小房子,也怪暖和的,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德高望重 宋 司马光《辞人对小殿札子》:“臣窃惟富弼三世辅臣,德高望重。”
安闲自在 明 李贽《焚书 预约 早晚礼仪》:“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付,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文身断发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长子太伯、虞仲知古人欲立季历以传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沧海遗珠 《新唐书 狄仁杰传》:“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惟妙惟肖 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雨淋日炙 唐·韩愈《石鼓歌》:“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撝呵。”
前功尽灭 西汉·刘向《战国策·西周策》:“过两周,践韩,而以攻梁,一攻而不得,前功尽灭。”
嗤之以鼻 清 颐琐《黄绣球》第七回:“其初在乡自立一学校,说于市,市人非之;请于巨绅贵族,更嗤之以鼻。”
生死不易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2回:“权曰:‘孤与子渝,有生死不易之盟。’”
打破砂锅璺到底 元·王实甫《破窑记》第二折:“端的是谁打了来?打破砂锅璺到底,俺娘将着一分充饥饭,俺爷抱着一套御寒衣,他两口儿都来到这里。”
奇正相生 春秋·齐·孙武《孙子兵法·势》:“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
知彼知己 先秦 孙武《孙子 谋攻》:“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支吾其词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8回:“这句话不便向时筱仁说明,只得支吾其词道。”
智圆行方 《文子 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
彰往考来 语本《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孔颖达疏:“往事必载,是彰往也;来事豫占,是察来也。”高亨注:“彰往,表明往事也。察来,观察来事也。”
言不及义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六根清静 《法华经·法师功德品》:“以是功德,庄严六根,皆令清静。”
宋玉东墙 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谓宋玉东邻有一女,姣好为楚国之冠,登墙窥视宋玉三年而宋玉不与之交往。
良莠淆杂 《清史稿·萧永藻传》:“开山发矿,多人群聚,良莠混杂,臣通饬严禁。”
赏不逾日 《晋书·祖逖传》:“其有微功,赏不逾日。”
文贵天成 宋·钱易《南部新书》:“李元宾言文贵天成,强不高也。”
断章取意 唐·张鷟《游仙窟》:“断章取意,唯须得情,若不惬当,罪有科罚。”
痛悔前非 郭沫若《我的童年》第一篇五:“这位青年做了多年的苦工,受了无限的虐待,已经弄得来三分不像人,四分不像鬼了,自己深深的在痛悔前非。”
高官重禄 金·丘处机《满庭芳·述怀》词:“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