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泳玩索的成语故事


涵泳玩索

拼音hán yǒng wán suǒ

基本解释涵泳:深入体会。深入探索体味。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性理》:“此语或中或否,皆出臆度,要之未可遽论,且涵泳玩索,久之当自有见。”


暂未找到成语涵泳玩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涵泳玩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形于言色 《晋书·何无忌传》:“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
径一周三 《周髀算经》上卷:“勾股圆方图。”汉 赵爽注:“圆径一而周三。”
对症下药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别无长物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弹冠振衿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泼天大祸 清·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九回:“那些人见已经撞下了泼天大祸,口里叫了一声不好,就舍了袁伯珍,争门夺路的奔出房间,直至大门之外,一哄而散。”
争强显胜 《群音类选 北腔类 海神记 王魁诉神》:“恐怕他褒贬村,争强显胜各挝俊,惟求鸨儿心内喜。”
和衣而卧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8回:“老程师爷是喝得当面退席,和衣而卧。”
宁死不辱 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待将咱所图,我宁死不辱。”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鹅湖之会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血性男儿 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六回:“你小姐乃是闺阁中的须眉男子,我铁挺生也是个血性男儿。”
积甲山齐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补天浴日 《宋史 赵鼎传》:“浚有补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砺山带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无二。”
秘而不宣 晋 陈寿《三国志 吕蒙传》:“密为肃陈三策,肃敬受之,秘而不宣。”
韩寿分香 后蜀·欧阳炯《春光好》词:“虽似安仁掷果,未闻韩寿分香。”
丢盔弃甲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他在办公室里被各种意外情况搞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样子。”
以暴易暴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亚肩迭背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3回:“武松在轿上看时,只见亚肩迭背,闹闹穰穰,屯街塞巷,都来看大虫。”
知时识务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6卷:“这是佛天面上好看的事,况我每知时识务,正该如此。”
死骨更肉 唐·牛肃《吴保安传》:“使亡魂复归,死骨更肉。”
隐占身体
披袍擐甲 元·无名氏《鞭打单雄信》第三折:“俺元帅遇难逢危,迭不的披袍擐甲。”
虚生浪死 《旧唐书·越王贞传》:“诸王必须以匡救为忠,不可虚生浪死,取笑于后代。”
坐吃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