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不关心的成语故事


漠不关心

拼音mò bù guān xīn

基本解释漠:冷淡;冷漠。对人对事感情冷漠;淡然处之;不放在心上。

出处明 朱之瑜《与冈骑昌纯书二首》:“至于一身之荣瘁,禄食之厚薄,则漠不关心,故惟以得行其道为悦。”


暂未找到成语漠不关心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漠不关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艰苦卓绝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党有几十万党员,他们在领导人民,向着敌人作坚苦卓绝的斗争。”
不共戴天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搔首弄姿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之心。”
枯朽之余 宋·苏轼《代滕甫辩谤乞郡书》:“异日复得以枯朽之余,仰瞻天日之表。”
鹰视狼步 汉 赵晔《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夫越王为人,长颈鸟喙,鹰视狼步,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
鼠窜蜂逝 元·曹居一《李伯渊奇节传》:“乃大呼曰:‘所诛者此逆贼耳,他人无与焉。’稍稍鼠窜蜂逝,贴如也。”
德洋恩普 汉·司马相如《难蜀父老》:“盖闻中国有至仁焉,德洋恩普,物靡不得其所。”
心醉魂迷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慕贤》:“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神迷,向慕之也。”
擅离职守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4回:“见面之后,不由分说,拿随太爷一把辫子,说他擅离职守,捏称回任。”
从令如流 《商君书·画策》:“是以三军之众,从令如流,死而不旋锺。”
光阴荏苒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玄德回新野之后,光阴荏苒,双是新春。”
久久不忘 陶铸《松树的风格》:“虽是坐在车子上,一棵棵松树一晃而过,但它们那种不畏风霜的姿态,却使人油然而生敬意,久久不忘。”
心慌撩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九回:“却才上胡梯,踏了个空,争些儿跌了一交,因此心慌撩乱。”
展脚伸腰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四折:“不索你插钗、下财、纳采,有甚消不的你展脚伸腰两拜。”
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簸之扬之,糠秕在前。”
黄冠草履 曹亚伯《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食马留肝 《史记·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
杀身成义 《晋书·阎欑传》:“假令如今,吕后必谓昌已反,夷其三族,则谁敢复为杀身成义者哉。”
日不移影 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自到都下,撺过卷子。小官日不移影,应对万言,圣人大喜。”
秉公办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5回:“昨儿巡抚吴大人来陛见,说起令尊翁前任学政时,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
冰洁渊清 汉 孔融《卫尉张俭碑》:“君禀干纲之正性,蹈高世之殊轨,冰洁渊清,介然特立。”
垂手侍立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4回:“院中许多小厮垂手侍立,伺候烧纸。”
沥血叩心 南朝·梁·梁元帝《与诸藩令》:“沥血叩心,枕戈尝胆,其何故哉。”
千古一时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今天下之机杼在王,王若出兵以临中原,天下响应,此千古一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