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之药的成语故事


对症之药

拼音duì zhèng zhī yào

基本解释针对病根下的药。比喻纠正缺点错误所用的相应办法。

出处《三国志 魏志 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暂未找到成语对症之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对症之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男大当婚,女大须嫁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八回:“古语说得好,男大当婚,女大须嫁……只因他屡屡来求,难于拒绝,故我劝侄女嫁他。”
魄散魂飘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七回:“双手攥定了这根九环锡杖,谨照着他的腰眼骨儿,着实断送他一下,把个孽畜打得一个星飞缭乱,魄散魂飘。”
日就月将 《诗经 周颂 敬之》:“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蠢蠢思动 沙汀《困兽记》:“而这个念头,近来正又蠢蠢思动的激荡着他,叫他得不到安静。”
查无实据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101回:“那两个差头,白白的又发了一注子大财,只以‘查无实据’禀报县公完事。”
黄皮寡瘦 李晓明《平原枪声》:“一个个黄皮寡瘦,这使他蓦然想起在平汉线上遇到的那一伙散兵……”
好高骛远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春蛙秋蝉 晋·杨泉《物理论》:“夫虚无之谈,尚其华藻,此无异于春蛙秋蝉,聒舌而已。”
无施不效 《荀彧别传》:“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
茧丝牛毛 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茧丝牛毛,充栋汗牛,字书之繁也;道听涂说,井蛙瓮鸡,学识之拘也。”
毛发尽竖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1回:“黑蛮龙听了,不觉腮边火冒,毛发尽竖。”
事核言直 语出《汉书·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核。”
红情绿意 宋 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遂心满意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我们索性去截住他,夺了盘缠,抢了白马凑分,却不是遂心满意之事?”
目语额瞬 明·王志坚《表异录·邑里》:“目语额瞬,言市人精黠也。”
得胜回朝 元 无名氏《小尉迟》:“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
附骥攀鳞 宋 释惠洪《代夏均甫宴人致语》诗:“青天白日心常在,附骥攀龙志未摧。”
一面之缘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奉申贺敬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
无从置喙 清·庆兰《莹窗异草三编·宠眉叟》:“卢年禾三旬,断狱精严,令人无从置喙。”
炙凤烹龙
赏劳罚罪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吾人奉命讨之,诸君幸皆努力向前。大军到处,不得扰民。赏劳罚罪,并不徇纵。”
气忍声吞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他一世儿为人,半世儿孤贫,气忍声吞,何日酬恩。”
砺世摩钝 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深,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
百年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