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谋佥同的成语故事

拼音xún móu qiān tóng
基本解释谓咨询和商议的意见都一致。
出处《尚书·大禹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
暂未找到成语询谋佥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询谋佥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穷愁潦倒 | 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
摧朽拉枯 | 清·昭槤《啸亭杂录·江阴口谈之诬》:“国初豫通王下江南时,所至摧朽拉枯,无不立下。” |
飞蛾赴烛 | 宋·黄庭坚《演雅》诗:“蛣蜣转丸贱苏合,飞蛾赴烛甘死祸。” |
耳闻眼睹 | 元 秦简夫《东堂老》楔子:“老夫耳闻眼睹,非止一端,因而忧闷成疾。” |
蟹匡蝉緌 | 《礼记·檀公下》:“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 |
千里莼羹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
蒙混过关 | 林予《雁飞塞北》第34章:“你是想靠这场大水来蒙混过关!不行,这一关你过不了。” |
狗彘不若 | 荀况《荀子 荣辱》:“人也,下忘其身,内忘其亲,上忘其君,则是人也,而曾狗彘之不若也。” |
叠岭层峦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5回:“走的是些悬崖峭壁崎岖路,叠岭层峦险峻山。” |
息黥补劓 | 《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
笔笔直直 | 朱自清《巴黎》:“夹道两行树,笔直笔直地向凯旋门奔凑上去。” |
血流成渠 | 清 陈忱《水浒后传》:“刘猊丢甲丢盔而走,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渠,又折了二千多兵,退到万庆寺喘急方定。” |
课语讹言 | 《宣和遗事》前集:“咱家里有课语讹言的,怎奈何?娘,你可急忙告报官司去,恐带累咱们!” |
独步当时 | 《晋书·陆喜传》:“文藻宏丽,独步当时;言论慷慨,冠乎终古。” |
用贤任能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陛下益养民爱力,用贤任能,疏远奸谀,进用忠鲠,天下悦服,边备日充。” |
富室豪家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富室豪家,却言道压瘴犹嫌少。” |
毁钟为铎 | 《淮南子·说林训》:“心所说,毁舟为杕;心所欲,毁钟为铎。” |
相视莫逆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瞠目伸舌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6回:“吓得瞠目伸舌,险些儿成了痴呆病。” |
逾淮之橘 | 《晏子春秋·杂下十》:“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地广民众 | 朱自清《新中国在望中》:“地广民众的中国要统一意志与集中力量,必得有为公众的喉舌,打通层层的壁垒。” |
敲山振虎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这要不用个敲山振虎的主意,怎的是个了当?” |
青蝇点玉 | 唐·牟融《寄永平友人》诗之二:“青蝇点玉原非病,沧海遗珠世所嗟。” |
鲁人回日 | 南朝·梁·江淹《萧拜太尉扬州牧表》:“徒怀汉臣伏阙之诚,竟无鲁人回日之感。” |
罔知所措 | 唐·白行简《李娃传》:“生惶惑发狂,罔知所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