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禾黍的成语故事


故宫禾黍

拼音gù gōng hé shǔ

基本解释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出处《诗经 王风 黍离序》:“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


故宫禾黍的典故

相传西周灭亡后,周大夫长途跋涉来到西周都城,看到过去的宗庙宫室都成了长满禾黍的田地,触景伤怀,无限感慨,就作《黍离》诗一首。后来微子其朝见周王时,路过殷墟,看到宫室毁坏,长满禾黍,非常哀伤,就作一首《麦秀》歌。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故宫禾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烽火连年 元·戴良《九灵山房集·二四·登大牢山》:“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万无一失 汉 枚乘《七发》:“孔老览观,孟子持筹而算之,万不失一。”
书香门第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如今眼看书香门第是接下去了,衣饭生涯是靠得住了,他那个儿子只按部就班的也就作到公卿。”
差强人意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新陈代谢 郭沫若《少年时代 黑猫》:“辛亥革命以后,因宦海中起了新陈代谢的宏波,于是政法风更成了狂风。”
载歌且舞 《乐府诗集·北齐南郊乐歌·昭夏乐》:“饰牲举兽,载歌且舞,既舍伊腯,致精灵府。”
色授魂与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李善注引张揖曰:“彼色来授,我魂往与接也。”
悃愊无华 《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故《易》曰:‘差以毫厘,谬以千里。’”
义不反顾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夫边郡之士,闻烽举燧燔,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流汗相属,唯恐居后,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如报私讎。”
聊以慰藉 鲁迅《“呐喊”自序》:“有时候乃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事无大小 《文选 诸葛亮〈出师表〉》:“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五:“委萧瑀以庶政,事无大小,莫不关掌。”
附耳射声 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李公神道碑》:“陵谷迁移,忘注芜没,郢书燕说,附耳射声。”
知书通礼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6回:“看了柴进、燕青出言不俗,知书通礼,先自有八分欢喜。”
从恶如崩 《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蜩螗沸羹 《诗经 大雅 荡》:“如蜩如螗,如沸如羹。”
艺不压身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4回:“这孙海仙说了些江湖本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遨游海内,艺不压身。”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警世恒言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先生道:‘若要奉承人,卦就不准了;若说实话,又惹人怪。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
狐疑不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4回:“臣为将军决一死战,万死不辞,只恐将军狐疑不定。”
痛彻骨髓 巴金《雨》:“而我们却在灭亡的途中挣扎,终于逃不掉悲惨的命运,这真叫人感到痛彻骨髓。”
根深固蒂 《明史·杨继成传》:“连路蟠结,根深固蒂,各部堂司大半皆其羽翼。”
解纷排难 明·唐顺之《都督沈紫江山墓碑记》:“御土酋解纷排难不专以恩,洞其阴事。”
临机设变 《北史·侯深传》:“深临机设变,是其所长,若总大众,未必能用。”
痛可言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