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失黍絫的成语故事


不失黍絫

拼音bù shī shǔ lěi

基本解释犹言丝毫不差。絫、黍,微小的重量。

出处《汉书 律历志上》:“权轻重不失黍絫。”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十黍为絫,十絫为一铢。”


暂未找到成语不失黍絫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失黍絫)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拍案叫绝 唐 田颖《博浪沙行序》:“不禁拍案呼奇。”
势如破竹 《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一飞冲天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箪食豆羹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上》:“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改过自新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东拼西凑 清 曹雪芹《红楼梦》:“因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所关,说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
神而明之 《周易 系辞上》:“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目瞪神呆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8回:“登时惊得目瞪神呆,惟恐他们盘问,就要出丑。”
胡搅蛮缠 清·邵振华《侠义佳人》第一回:“我说的正经话,你不听;胡搅蛮缠的说了这些闲篇儿,谁来听你!”
负薪之忧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君使士射,不能,则辞以疾,言曰:‘某有负薪之忧。’”
一彻万融 明·唐顺之《与裘剡溪推官书》:“人能得此常理,设使为医,则必能究性命之源;为巫,则必能极鬼神之情状,一彻万融,所谓因源而得委也。”
小康人家 清·李绿园《歧路灯》:“小康之家;就看得赌具是解闷的要紧东西。”
祸福倚伏 先秦 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井底蛤蟆 明 陈汝元《金莲记 弹丝》:“妾阅人多矣,皆是井底蛤蟆,未有中原麟凤。”
吮疽舐痔 西汉·司马迁《史记·佞幸列传》:“文帝尝病痈,邓通常为帝唶吮之。”
继踵接武 明·归有光《送张子忠之任南昌序》:“士大夫登朝著与其居于乡者,继踵接武。”
寻流逐末 宋·朱熹《答吕伯恭书》:“因悟向来涵养功夫全少,而讲话又多强探,必取寻流逐末之弊,推类以求,众病非一,而其源皆在此。”
金革之难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意传》:“帝躬服金革之难。”
撮盐入水 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欶。”
立身扬名 三国 魏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潜精坟籍,立身扬名。”
尸禄素飡
鱼龙百变 北周·庾信《谢滕王集序启》:“譬其毫翰,则风雨争飞;论其文采,则鱼龙百变。”
求三拜四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0回:“妈妈和二哥哥也算不得不尽心的了;花了银钱不算,自己还求三拜四的谋干。”
人喊马嘶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4卷:“只听得外面喧嚷,似有人喊马嘶之声,渐渐近前堂来。”
撺哄鸟乱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众人起初吃酒写合同时,大家撺哄鸟乱,心下还有信有不信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