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清抑浊的成语故事

拼音yáng qīng yì zhuó
基本解释犹扬清激浊。
出处《梁书·武帝纪》:“公扬清抑浊,官方有序,多士聿兴。”
暂未找到成语扬清抑浊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扬清抑浊)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风流才子 | 唐 元稹《莺莺传》:“清润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风流才子多春思,肠断萧娘一纸书。” |
同流合污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
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 明·洪楩《杨温拦路虎传》:“今见将军,乃是我恩人,却在此被劫,自当效力相助!路见不平,拔剑相助。” |
并行不悖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
别无二致 | 郭沫若《海涛集 徐家埠》:“江西境内的风物,太平淡无奇了。这儿和长江沿岸所见到的别无二致。” |
腹中兵甲 | 《五朝名臣言行录·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仲淹》引《名臣传》:“……,夏人闻之,相戒曰:‘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也。” |
故旧不弃 | 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
朗朗乾坤 | 元·李文慰《燕青博鱼》第一折:“清平世界,浪荡乾坤,你怎么当街里打人。” |
包藏祸心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
死重泰山 | 语出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
坐井观天 | 唐 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金刚眼睛 |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看诗须着金刚眼睛,庶不眩于旁门小法。” |
若存若亡 | 先秦 李耳《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
暴腮龙门 | 《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暴腮龙门。” |
分星拨两 |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我两个跟着你们背后接坐碗儿吃也罢,你怎么这般分星拨两的。” |
静极思动 | 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正是静极思动,阴尽生阳。” |
砥行磨名 | 南朝宋·周朗《报羊希书》:“夫下之士,砥行磨名,欲不辱其志气,运奇蓄异,将进善于所灭。” |
不辨菽粟 | 清 龚自珍《农宗》:“婢妾之养不备,则不世;祠祭弗如式,不世;不辨菽粟,亦不世。” |
卖犊买刀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六卷:“又何必劳民动众,卖犊买刀?” |
倨傲无礼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8回:“且说唐玄宗因内监冯神威奏言安禄山不迎接诏书,倨傲无礼,心中甚怒。” |
兆载永劫 | 《无量寿经》卷上:“所修佛国,开廓广大,超胜独妙,建立常然,无衰无变;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
正容亢色 | 茅盾《第一阶段的故事》五:“‘这就该说是‘上海的外国小姐’才对呀!’赵夫人正容亢色地说。” |
好吃好喝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0回:“那骗子骗了一年多的好吃好喝,恐怕一旦失了,遂造起谣言来。” |
弥天亘地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回:“允曰:‘董贼之罪,弥天亘地,不可胜言。’” |
迁延过时 |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营治》:“迁延过时,秋苗亦误锄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