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信思顺的成语故事

拼音lǚ xìn sī shùn
基本解释笃守信用,思念和顺。
出处《周易·系辞》:“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暂未找到成语履信思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履信思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促膝谈心 |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郎置酒相待,促膝谈心,甚是款洽。” |
卑鄙无耻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贾某总办河工,浮开报销,滥得保举。到京以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并串通黄某,到处钻营,卑鄙无耻。” |
离鸾别凤 | 唐 李贺《湘妃》诗:“离鸾别凤烟梧中,巫云蜀雨遥相通。” |
肆无忌惮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宋 朱熹注:“小人不知有此,则肆欲妄行,而无所忌惮矣。” |
老于世故 | 唐 韩愈《石鼓歌》:“中朝大官老于事。” |
一张一弛 | 西汉 戴圣《礼记 杂记下》:“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也;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
鞠躬尽力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喻老》:“千丈之堤,溃于蚁穴,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
千峰百嶂 | 宋·陆游《晚泊》:“身游万死一生地,路入千峰百嶂中。” |
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9回:“霁云乘兴而来,败兴而返,怏怏的带马出城。” |
出气筒 | 艾煊《大江风雷》第二部:“他不愿向她发火,不愿拿她当出气筒子。” |
不徐不疾 | 《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淅淅沥沥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5回:“这里黛玉喝了两口稀粥,仍歪在床上,不想日未落时天就变了,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
摩顶放踵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
党邪丑正 | 《明史·路振飞传》:“崇祯四年征授御史,疏劾周延儒卑污奸险,党邪丑正,祈立斥以清揆路。” |
一尘不到 | 唐·唐彦谦《游清凉寺》诗:“一尘不到心源净,万有俱空眼界清。” |
天理昭昭 | 宋 朱熹《朱子语类 论语 吾与回也章》:“伊川有天理昭彰语。” |
别籍异财 | 《唐律 户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
不厌其详 | 宋 朱熹《答刘公度》:“讲学不厌其详,凡天下事物之理,方册圣贤之言,皆须子细反复究竟。” |
重足一迹 | 《汉书·佞幸传·石显》:“自是公聊以下畏显,重足一迹。”颜师古注:“言极恐惧,不敢自宽纵。” |
穷陬僻壤 | 明·李时勉《北京赋》:“穷陬僻壤,无一物之不遂。” |
敲膏吸髓 | 清·王韬《西人重日轻华》:“其取之于民间,前时不过什二,今则几至于敲膏吸髓,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
金声玉色 | 《尚书大传》第四卷:“千七百七十三诸侯,皆莫不磬折玉音,金声玉色。” |
殷民阜利 | 汉·徐斡《中论·治引》:“夫明哲之为用也,乃能殷民阜利,使万物无不尽其极者也。” |
衣绣夜游 | 汉 焦赣《易林 小过之否》:“衣绣夜游,与君相逢,除患解惑,使君不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