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而不反的成语故事

拼音mí ér bù fǎn
基本解释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钟会传》:“若偷安旦夕,迷而不反,大兵一发,玉石皆碎。”
暂未找到成语迷而不反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迷而不反)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斗牙拌齿 |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众人虽俱是珍哥的旧日相知,只因从良以后便也不好十分斗牙拌齿,说了几句正经话,吃了几杯壮行酒。” |
夺人之爱 | 钱钟书《围城》:“你不是跟她很好么?夺人之爱,我可不来。人弃我取,我更不来。” |
围城打援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 |
弃暗投明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公何不弃暗投明,共成大业?” |
狡兔三穴 | 《宋史·河渠志》:“乃是狡兔三穴,自为潜身之计。” |
狼餐虎咽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二回:“[行者]迎着里面灯光,仔细观看。只见那大小群妖,一个个狼餐虎咽,正都吃东西哩。” |
殚精竭虑 | 明 胡应麟《诗薮》:“其用总之工,传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 |
无寇暴死 | |
鼎湖龙去 | 唐·杜甫《骊山》诗:“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 |
碰一鼻子灰 | 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你们可能碰一鼻子灰,或者对你们提出的问题不重视,或者对问题见解不同。” |
风流雅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3回:“命探春依次抄录妥协,自己编次,叙其优劣,又命在大观园勒石,为千古风流雅事。” |
鲇鱼缘竹竿 | |
火上弄冰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5回:“泼魔苦苦用心拿我,诚所谓水中捞月;老孙若要擒你,就好似火上弄冰。” |
逆天违众 | 东汉·班固《汉书·伍被传》:“夫以吴众不能成功者,何也?诚逆天违众而不见时也。” |
朝云暮雨 |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
优柔餍饫 | 语出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序》:“优而柔之,使自求之;餍而饫之,使自趋之。” |
群雄逐鹿 |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
悬崖绝壁 | 方纪《三峡之秋》:“爬上悬崖绝壁,听见虎豹的叫声。” |
毁家纾难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三十年》:“斗穀於菟为令尹,自毁其家,以纾楚国之难。” |
得鱼忘荃 |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
燕啄皇孙 | 东汉·班固《汉书·孝成赵皇后传》:“燕燕,尾涎涎,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
琴瑟和好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孙生》:“孙由是琴瑟和好。生一男一女。十余年从无角口之事。” |
窃钟掩耳 | 《晋书·宣帝纪》:“亦犹窃钟掩耳,以众人为不闻;锐意盗金,谓市中为莫睹。” |
挑针打眼 | |
血化为碧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伍员流于江,苌弘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